侧理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侧理纸,晋代名纸,因所用原料为“水苔”,故亦称“苔纸”,又因纸上有纹理,故被命名为“侧理纸”。它是晋代越人以水苔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纸,又称苔纸或台笺。因其纸面上纹路纵横交错,斜侧错落,故称侧理纸。再者水苔别称陟厘,故有陟厘纸名。据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侧理纸万番,此南越所献。后人言陟理,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斜侧,因以为名。”宋王洋《和陈长卿芭蕉诗》:“书生几上侧理纸,巫女庙中尼峡神。”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九:“赵谷林征君昱家藏侧理纸,盖南越人以海苔为之,质坚而腻,世不轻有。”亦有以横纹纸为侧理纸者。《说郛》卷十二引宋赵希鹄《洞天清禄•古翰墨辨真》:“北纸用横帘造纸,纹必横,又其质松而厚,谓之侧理纸。桓温问王右军求侧理纸是也。南纸用竖帘,纹必竖。”又有以竹为制作此种纸之原料者。清周亮工《与张宗绪》:“竹,而孙,而龙钟,而斧,而沤,而粉泽,凡经三十五手而成侧理,始可供印。”据《世说》载:“王右军在会稽时,桓温求侧理纸,王以库中五十万悉与之,人称其不节。”北宋黄庭坚《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贴一编二轴,以诗还之》诗中载:“侧理数辐冰不及,字体欹倾墨犹湿。”即赞扬在侧厘纸上所写的字跌宕起伏,纸墨具佳。清乾隆皇帝曾作《咏侧纸》诗以赞::海苔为纸传拾遗,徒闻厥名未见之。何来映座光配慕,不胫而走系予思。囫囵无缝若无衣,纵横细理织网思。即侧理耶犹然疑,张华李墨试淬妃。羲献父子书始宜,不然材可茂先追。何有我哉宛抚兹,万番勿乃伤记私。两幅已是珍瑰奇,藏一书一聊纪辞。” 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乾隆年间仿造的侧理纸,外观呈深青色,纸质厚重,纸上帘纹呈现斜向,中无接缝,形为筒状,又称之为筒子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