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历史:中国盆景艺术起源于汉代,唐宋时已很盛行,至于明清,渐次分为四川派(剑南派)、岭南派和江浙派三大流派。四川盆景以成都为代表,相传始于唐时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在新繁建园林、制盆景。明清时,四川盆景更加繁荣,每年花会各县均要送盆景到场展示,蔚为壮观。多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多为“缸山”,即缸内配山,山上布树并置点缀物。从民国始,盆景艺术逐渐走向民间,20世纪40代,成都赏玩树桩盆景成风。

现状特色:现在的四川盆景仍以桩头盆景为主,多以孤树为主体 ,不配山石,盘根错节,悬根露爪,以蟠扎技艺见长,且多用棕丝蟠扎,表现出三弯九拐的特点,代表作有“张松银杏”、“紫薇花瓶”、“瓶兰古韵”等,驰誉神州;山水盆景则将树桩与日本水石结合,多用痩、漏、奇、皱的石头堆砌,不用人物、亭桥点缀,仅以竹、树、水配合,咫尺之间缩万里之景,将盆景艺术推向“移天缩地,盆立大千”的境界,山水盆景的代表作有“秀挹三峨”、“青城天下幽”、“蜀江水碧蜀山青”、“剑门雄关”、“巫山十二峰”等,蜚声海内。

l另外四川的植物种类现有5000余种,真正利用于盆景材料的不过500种,现在由于广泛的外来植物引进,可利用于盆景制作的热带植物、果树植物大概在200种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