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镇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五大镇山即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天柱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

宋太祖赵匡胤最先钦封沂山,有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御碑为据。传说赵匡胤曾在沂山与后周大将韩通激战。幸有沂山之神相助,赵匡胤才得战胜韩通。缘于此,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天下建立大宋之后,便钦封沂山为东镇。并在沂山东麓之九龙口处建东镇庙以为纪念,还曾携文武百官亲临祭告。由于历代朝廷有望秩之典,加之沂山雄伟秀丽,大家名士、骚人墨客,慕名而至,观光览胜。自此,元、明、清各朝沿袭祭之,东镇沂山名闻天下。

中国古代,历代皇帝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活动。因此就把一些表示疆土或行政区划的名山封为“五岳”或“五镇”。元朝成宗大德二年,皇封今山东省临朐县内的沂山为“东镇”,今陕西省宝鸡县内的吴山为“西镇”,今浙江省绍兴市内的会稽山为“南镇”,今辽宁省北镇市内的医巫闾山为“北镇”,今山西省霍州市内的霍山为“中镇”。

(一)沂山

沂山为沂蒙山主脉之一,旧名为“东泰山”,又称“东小泰山”。在山东省临朐与沂水县交界处,素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之说。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周围有29座山峰,风景幽美。自汉武帝在此立祠祭祀以来,历代帝王在此建庙树碑,进行祭祀的不少。现存遗迹有东镇庙、法云寺、碧霞宫等,历代碑碣尚存98方。百丈崖瀑布汇诸泉之水倾泻而下,十分壮观。玉皇顶上有巨大的“探海石”是观东海日出最佳处。“沂山晚翠”风景极佳,现有环山公路可达山顶。

(二)吴山

吴山又称为“吴岳”,在陕西省宝鸡市于陇县交界处。共有17座山峰,其中尤以镇西峰、会仙峰等著称。另有真人洞、餐霞洞、神雷洞、凤凰石、元鹤巢等风光名胜,秀丽多姿。在吴山东侧不远处,有始建于隋代开皇十六年(596)的东乐庙建筑群,现存者多为明代所重建。

(三)天柱山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9.8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

(四)会稽山

会稽山又名苗山、茅山。在浙江声绍兴城外。松竹交翠,繁花似锦。山麓著名的古迹禹陵、禹庙及南镇庙、禹穴寺遗址等向人们诉说着英雄大禹的佳话。相传禹王有死于此、葬于此,后人就立庙、建亭、树碑来纪念他。

禹庙开始建于梁代(公元545年),气势雄伟有殿宇五进。大门内有著名的《岣嵝山铭》石碑,原碑在湖南衡山(又称岣嵝山)。传说大禹在岣嵝山得金简玉书。原碑已失,禹庙石碑是摩刻的。

(五)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简称闾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内,周围约120公里。主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这里最著名的风景区是观音阁一带的望海寺、老爷阁、旷观亭、古佛大石棚、圣水盆、万年松等。北镇庙始建于金代,又经历代重修,规模宏大,有五重大殿,内有元、明清历代碑碣。清代重建了不少辽进时代的殿宇,1979年又重建了山门、会仙亭,新建了圣水桥等。这里松柏常青,杂花生树,景物迷人,游人如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