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6克(去节) 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 大枣12枚(擘) 生梓白皮(切)10克 生姜6克 甘草6克(炙)
【用法】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解表发汗,清热利湿。
【主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方论】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笑话军事旅游美容女性百态母婴家电游戏互联网财经美女干货家饰健康探索资源娱乐学院 数码美食景区养生手机购车首饰美妆装修情感篇厨房科普动物植物编程百科知道汽车珠宝 健康评测品位娱乐居家情感星座服饰美体奢侈品美容达人亲子图库折扣生活美食花嫁风景 | 首页 |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6克(去节) 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 大枣12枚(擘) 生梓白皮(切)10克 生姜6克 甘草6克(炙)
【用法】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解表发汗,清热利湿。
【主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方论】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