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夹砂灰陶斝
英文名称: grey pottery jia mixed with sand
介绍
鬲的近亲此斝河南省济源市原城遗址出土,形似圜底深腹盆下接三袋足,口唇斜折沿,沿面与腹壁饰有凹弦纹数周。袋足颀长瘦削,足尖长而尖锐,足面遍饰纵向绳纹。三足间形成的裆部分离较大,底部残存有烟炱痕迹。腹腔内有一层附着于器壁的白色垢迹,应系长期烧水而形成的。
曾被忽视的炊具在古代的字书及其他文献中,均将斝称为酒器而无视其作为炊具的存在,原因在于秦汉及其以后的研究者所见到的斝都是商代的遗物,却无缘得见史前陶斝之故。而商代的斝确实是盛酒、温酒之器,且均实足而无空足。当时曾作为祭祀时盛酒灌地降神的礼器。现代考古学的产生及其成果,使我们有幸接触商之前的斝,从而拓展了对斝的用途及其演变的认识。因此,我们今天可以说,斝最早产生于龙山文化早期而非自殷商始。原城遗址出土的这件龙山文化晚期的陶斝底面的烟炱和腹内残存的水垢,足证新石器时代的斝是煮水煮粥的炊具而不是专用的酒器。但进入夏代以后,斝渐以盛酒、温酒为主,商代流行青铜斝,已无炊具功能。商代以后,斝由盛转衰以至绝迹。
规格: 口径25厘米 通高20.5厘米
出处: 走进珍宝世界:中国古代饮食具
年代: 新石器时代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饮食具
栏目关键词: 炊食具 茹毛饮血与原始熟食的结束—新石器时代 饮食具
收藏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题词或关键词: 斝 龙山文化
辅助分类项: 饮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