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zhǔ pí

1.古代乡射礼共射三次,第二次以射中皮质的箭靶为主,故称“主皮”。《周礼·地官·乡大夫》:“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主皮谓善射。” 孙诒让 正义引 凌廷堪 曰:“三曰主皮者,即乡射礼之三耦及宾、主人、大夫众耦皆射也。司射命曰:‘不贯不释。’盖取其中也,故谓之主皮。 马 氏《论语》注‘次主皮为能中质’是也。是谓第二次射……主皮之名,盖起於大射。大射张皮侯,以皮饰侯,又方制之以为鹄,故以中鹄为主皮。”

2.泛指射中目标。 唐 耿湋 《和王怀舟观西营秋射》诗:“主皮山郡晚,饮算柳营寒。”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取于德而不尚力,非蹲甲而射之;求诸己而不反于身,乃审固而中矣。是谓绎志,孰云主皮?” 元 杨景贤 《西游记》第三本第十二折:“蹬弩开弓那威势,一箭箭往前射;则见他金莲朵朵遮胸臆,早难道射不主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