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创伤 (Trauma) 之定义,依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DSM-Ⅲ-R;DSM-Ⅳ) 衡鉴准则,当一个人亲身经历或目睹到一种极大的创伤,特别是威胁到生命或极重大的伤害时,往往会有极度害怕、恐惧、或无助感,倘使个人之创伤后反应持续有诊断准则之症状,且持续超过一个月以上,在精神医学诊断上称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症状:项目灾难的再次经验、逃避反应、高度的警觉性

内容:

• 1.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 2.行为表现出像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 3.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显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1.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2.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3.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份时有困难。4.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5.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6.情绪、情感减少。7.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1.难以入睡或无法沉睡2.易怒或爆发愤怒3.无法集中注意力4.过度警觉。5.过度的惊吓反应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症状

灾难的再次经验 (Reexperiening)

• 1.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 2.行为表现出像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 3.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显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逃避反应

• (Avoidence-response)

• 1.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 2.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 3.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份时有困难。

• 4.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 5.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 6.情绪、情感减少。

• 7.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高度的警觉性 (Hyperarousal)

• 1.难以入睡或无法沉睡

• 2.易怒或爆发愤怒

• 3.无法集中注意力

• 4.过度警觉。

• 5.过度的惊吓反应

五个创伤阶段

一、迷惘呆滞阶段:突发的震灾及创伤发生了,个体处在迷惘、呆滞当中,感觉迟顿。此时需要协助的是关心、陪伴、注意危机再度发生。

二、震惊阶段:从迷惘中惊醒过来,充满无比之震惊、恐慌、害怕及惊慌,产生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情绪难控。此时需要的协助为陪伴、倾诉、关心、谈话、沟通、关怀、发现因应方式及模式,避免当事人反应失当。

三、失调创伤阶段:当事人从震惊中得到相当的痛苦与创伤,会产生怨天、尤人及过度自责现象。此时,需要协助的是协助他宣泄、同理、支持他的作法,告诉他们:「我愿意听您说、关心您」。并且用不同方式(卡片、电话、倾听、行动)表示,我一直会倾听您、支持您,积极的了解其伤痛,同时寻找支持系统。

四、追踪解决阶段:当事人开始觉得谁可以协助我,我需要人帮忙,我撑不住了,我想改善我的状况。此时,要协助的是积极的同理、讨论、处置,并且运用助人及治疗方式,协助案主进行澄清。结构化、框架、重建,并以「统整」方法,协助自我治疗与学习、成长与发展。

五、长期复健阶段:当事人处在有意愿复健阶段,并且已准备接受他人及专家之协助。此时应发展心理复健计划,开发社会资源及支持系统,并进行个案管理,分辨出高、中、低危险群,予以诊断分类,分不同专业予以治疗或处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