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简称UNICEF),原名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救助基金会,于1946年12月11日创建,其目的是满足战后欧洲与中国儿童的紧急需求。1950年起,它的工作扩展到满足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儿童和母亲的长期需求。1953年,UNICEF成为联合国系统的永久成员,隶属联合国系统,受联合国大会的委托,致力于实现全球各国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官方网站www.unicef.org (英文)
www.unicef.org/china/zh (中文)
使命与工作重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使命是保护全世界儿童的权利。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对这些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儿童权利公约》是人类历史上受到最广泛认可的人权协议,也是指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行使自己使命的工作指南。
《公约》以下述的核心原则为基础,规定了儿童享有的广泛权利:
• 所有儿童均有权实现自己发展的最大潜力
• 与儿童相关的所有行为都应当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
• 儿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决定了他们应享有医疗保健和教育等基础服务
• 对于所有涉及到儿童权利的事宜,都应该倾听和尊重儿童的声音。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五大工作重点,主要着眼于拯救儿童生命,并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成员,其中包括:儿童早期关爱、计划免疫、教育(尤其是女童教育)、预防艾滋病的传播、保护儿童不受剥削与暴力的侵害。妇女权益也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
亲善大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均为社会名人,他们为改善儿童生活状况而努力,以各自的影响力吸引世界对儿童的关注、赢得公众和决策者的支持、募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重要项目所急需的资金。已故的亲善大使包括有丹尼•凯和奥黛丽•赫本。今天,亲善大使的名薄中有罗杰•费德勒、罗杰•摩尔、郎朗、成龙、大卫•贝克汉姆、黑柳彻子等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47年至1951年间曾向中国提供援助,援助内容包括:紧急救援、食品营养以及提供卫生保健培训等。197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式开始与中国政府合作,项目领域涉及儿童卫生保健和营养、水和环境卫生、基础教育、儿童保护、艾滋病防治等。通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这些项目已经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的省市自治区,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
在中国开展的项目卫生与营养
推广一揽子初级卫生保健和母婴健康服务,改善初级卫生保健和妇幼卫生服务,巩固计划免疫,宣传推广纯母乳喂养,防止儿童意外伤害等。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积极倡导下,中国政府拨款4亿人民币用于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全国性项目,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和降低医院生产的费用。450个高危县已被纳入国家级“降消项目”。
在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西部贫困地区支持开展维生素A补充项目,为6个月至3岁的儿童补充维生素A。在贫困县进行多种微量元素补充项目的试点,为当地的怀孕妇女补充碘、铁、维生素A和叶酸等微量营养素,降低儿童患贫血、出生体重过低、大脑发育障碍等疾病的危险。
艾滋病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倡导工作为全国性“四免一关怀”艾滋病防治政策的颁布作出了贡献。该项政策包括艾滋病致孤儿童免费入学、免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艾滋病免费检测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费药物治疗。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项目涉及为感染儿童提供治疗和关怀、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为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受影响儿童提供关怀、在青少年中普及艾滋病预防关键知识、建立广泛联盟消除偏见与歧视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每年都在北京共同主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夏令营。2008年8月7-14日召开的夏令营让90余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20名青少年爱心大使来到北京,亲临北京奥运会赛场观看比赛。
教育与儿童早期发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为中国的12个西部省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爱生学校项目,对于改变传统的呆板严厉的教师态度,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以儿童为中心的友好的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力倡导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早期关爱,此举促进了全国10个部委联合制定开发了这方面的全国性政策。
儿童保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相关部门合作,共同保护儿童不受剥削、虐待、暴力伤害、拐卖和忽视,尤其关注流浪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被遗弃儿童和孤儿等。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推广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拐卖模式,倡导政府间开展更有成效地合作,打击跨境人口拐卖,为受害者提供遣返和重返社会的必要服务和支持。
水与环境卫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动中国农村地区供水项目建设,并对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确保洁净、无砷、无氟污染饮用水的供应。在中国农村建造了11万座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设计的低造价卫生厕所,培训省、县、乡镇及基层工作人员,建设卫生厕所,并开展个人卫生和建立卫生意识活动。通过建设卫生厕所和洗手设施,改善了学校环境卫生状况。
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首批进入灾区参加中国政府救援行动的国际组织之一。截至2008年11月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向受地震影响地区提供了总价值超过1700万美元的物资和技术援助。
在震后初期紧急救灾阶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运送了大批急需的援助物资、基础设施和技术培训等。5月2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首批16吨救援物资即运抵四川灾区,其中包括帐篷、棉被和学习用品等。5月3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86吨总价值为89万美元的医疗物资运往重灾区,为大约140万人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基本医疗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灾区提供了净水器、净水片、蓄水器、移动厕所等,培训了5000余名当地水利和卫生部门工作者,帮助改善当地水与环境卫生条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共同开展“麻疹倡议”活动,向地震灾区730多万名儿童提供麻疹疫苗。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向灾区学生提供了活动板房教室、学校帐篷、服装、游戏包、运动包、文具、教师用具、书包、图书等。11月22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全国妇联携手在四川地震灾区启动了反儿童暴力伤害和预防拐卖妇女儿童的“四川灾区儿童保护项目”。
在灾后重建阶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重建更美好”的原则,即为受地震影响儿童重建比震前更好的生活。为向灾区儿童提供长期心理援助和干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四川地震灾区安置点内设立了40个“儿童友好家园”。在受地震影响的甘肃偏远山区援建了100余套活动板房教室,并为25万余名灾区儿童提供了学习用品、教学用具和体育游戏包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在为灾区学校和医院重建供水系统和卫生设施,为县级和乡镇医务工作者提供妇幼保健方面的培训等。
与中国政府三年重建规划相一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地震灾区的援助也将持续到2011年。在未来几个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在地震灾区学校中普及“爱生学校”的理念和做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强调学生参与,帮助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备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将继续为灾区儿童提供心理援助,保护儿童不受暴力侵害、剥削和拐卖。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会继续为灾区儿童提供营养品、疫苗注射等,并在灾区建设永久性供水设施、卫生厕所、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帮助养成习惯等。
资金来源及募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金完全来自政府、个人和企业以及其他基金会的自愿无偿捐赠。其中,每年资金来源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私营企业。在中国募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项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有37个国家委员会,它们主要负责在其所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宣传和与资金的募集。这些国家委员会开展慈善募捐,组织社会活动,建立信息数据库,召开研讨会,通过直接邮寄,贺卡销售募集善款,旨在提高公众意识,使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
如何贡献您的力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得到了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他们通过捐赠、购买贺卡和礼品、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帮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改善中国偏远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条件,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球有多个企业合作伙伴。例如:1995年喜达屋酒店集团发起了“点点滴滴为儿童”活动,该活动鼓励每一个住店客人为儿童的免疫注射捐助1美元。这一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共筹集了1000万美元的善款。在中国,就有16家喜达屋酒店参与了该活动。
在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奥迪一汽大众公司、宜家家居、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国际集团等多家爱心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例如,从2006年开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开展了由奥迪一汽大众公司资助的“童梦圆”项目,这个项目主要面向农村地区贫困辍学青少年,开展非正规教育活动,使他们也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各类体育和艺术活动。
贺卡和礼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贺卡已有58年的历史,它源于一名前捷克斯洛伐克7岁女孩寄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幅图画,她说:“谢谢您们给予我的帮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贺卡是由全世界的艺术家,也包括一些中国的儿童画家免费设计捐赠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项目所需资金的10%来源于贺卡和礼品的销售收益。在中国出售贺卡的收入将全部用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销售志愿者。
目标

保障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并促进“儿童第一”的原则——一任何时间都让他们在资源配置中得到高度的优先性:
促进各地儿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处于最大危难中的儿童在成长期的健康快乐;
促进实现儿童权利公约阐述的儿童基本权力和达到1990年世界儿童最高级会议的目标。
组织机构类型
政府间组织(IGO),是联合国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联合国大会的附属机构,通过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SOC)向联大报告。
成员资格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不设成员资格,他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很活跃,和/或接受他们的财政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委员会由经济与社会理事会选举产生的36个国家组成,任期三年,每年大约有1/3的国家任期满。
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基本情况介绍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使命
倡导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帮助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扩展机会使他们充分发挥其潜能
1.1儿童的权利
儿童有哪些权利?
生命权和最大限度地的生存与发展权
保护儿童免遭一切形式的暴力
享有医疗和保健服务的权利
享有义务免费小学教育的权利
保护儿童免受父母或儿童照料者任何形式的虐待与忽视
享有娱乐和文化, 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的权利
----等等其它权利
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可简称"儿基会")概况
(1)儿基会在16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与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及儿童父母开展合作
(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史回顾
1946年12月,儿基会成立,系联合国临时性机构
1947-49年,儿基会在中国主要参与救济和接生员培训活动
1950年,儿基会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进行援助
1953年儿基会成为联合国的一个常设机构
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世界宣言
1965年儿基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79年(国际儿童年)儿基会重新开始与中国的合作
1985年提出普及儿童免疫计划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1990年召开世界儿童首脑会议
1991年中国政府签署了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世界宣言
2000年发表九十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十年终期审查报告
根据国家的儿童发展规划纲要(NPA),各省、县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计划
中国政府即将颁布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三.九十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已经实现的20项NPA目标(共计24项)
降低婴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
安全饮用水
卫生厕所
基础教育
基本扫除成人文盲
困境儿童
生育间隔
孕期保健与安全分娩
减少低体重出生儿
消除碘缺乏症
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
母乳喂养
消灭脊髓灰质炎
控制麻疹发病率
计划免疫的覆盖率
腹泻的控制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
早期儿童发展
生活技能/行为改变
(2)挑战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控制艾滋病
降低贫血
(3)现状
全国3亿8 千万儿童
到90年代已实现了大部分目标
国家级、省、县级行动方案
因地理、性别等特点造成明显差距
面临的挑战:艾滋病
基础社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4)目标:
使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建立积极的,有利于发展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用生活技能和知识武装、保护青少年
全力着手解决导致贫困的社会因素
动员政府、媒体和大众努力实现儿童权利
(5)具体做什么?
使项目作为儿童的知识/交流中心
扩大伙伴关系,开发更多资源
改进基础社会服务的财政和管理
开发和传播信息,促进多方参与,实现儿童发展纲要目标
(6)如何实施?
以"3-A"模式为指导
将儿基会资助作为 "种子经费"
只限于在一些模式探索中和国家级活动中提供服务
在合作伙伴中开展在技术、计划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
在示范地区和国家级项目中进行交流和宣传
(7)合作项目
计划、宣传、交流和知识
卫生和营养
教育和早期儿童发展
儿童环境和卫生
儿童保护和社区服务
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行动
自然灾害紧急援助
a.计划、宣传、交流和知识
主要合作伙伴: 国务院妇儿工委,经贸部
建立为儿童项目、政策、法律和研究服务的知识中心
建立交流和资源动员联盟
地理分布:国家级和省级
b.卫生与营养
主要合作伙伴: 卫生部
支持制定卫生系统改革政策
支持加强饮食结构,对抗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战略计划
初级卫生和妇幼保健
疾病控制与计划免疫
加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
地理分布:国家级、10省、46县
c.教育和早期儿童关爱
主要合作伙伴: 教育部,中国科协
提高质量,减小差异
关注儿童早期
帮助校外青少年发挥其潜力
地理分布:国家级,12个省,80个县
d.儿童环境和卫生
主要合作伙伴:爱委会,水利部
提高对健康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开展筹资活动,实现农村安全用水
地理分布:国家级和5省内的12个县
e.儿童保护与社区服务
主要合作伙伴: 经贸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公安部,国务院妇儿工委, 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宋庆龄基金会,天津聋儿康复中心
建立家庭和社区支持机制,保护儿童
改变态度和政策,支持儿童
地理分布:国家级,部分城市和农村
f.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行动
主要合作伙伴: 经贸部
对因多种原因而贫困的儿童进行规划和提供服务
减少社会贫困因素
地理分布:国家级和10个省的30个县
g.自然灾害紧急援助
主要合作伙伴: 经贸部,民政部
提高备灾能力,其中特别关注对儿童的保护
对自然灾害和紧急事件反应快速而有效
地理分布: 所选县
h.同联合国其它机构的合作
儿基会成员领导或参与联合国专题小组的研究和讨论,如有关卫生、基础教育、社会性别、艾滋病、贫困、法治等专题小组;领导或参与国家评估数据库的管理工作组人权的方法贯穿项目;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中的三个目标贯穿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
四.资金2001-2005 正常资金(RR):6千万美元
2001-2005 其它资金(OR):4500万美元
五.结论以人权为基础的项目制定原则侧重对儿童的关注,而不是部门间相互干预
中国不断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用以知识为中心的项目为儿童服务
国家大,经费少,所以儿基会与中国的合作重在知识方面,而不是在提供服务方面
6.展望未来
中国及中国儿童摆脱贫困
2001-2010年中国儿童和妇女发展纲要及省、县级的具体行动计划为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中国/联合国儿基会合作方案可以帮助西部地区满足妇女/儿童的基本需求并让所有儿童都享有他们的权利
继续在已取得的中国儿童发展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儿童死亡,改善女童的性别平等问题,改进早期儿童发展、基础教育问题,帮助青少年实现他们的潜能
新出现的问题(流动人口、城市贫困人口、艾滋病)
汶川地震为5.12汶川地震支援中国政府1700万美元物资和技术援助,多个项目正在持续开展,将持续至2011年,与政府重建规划一致。
用英文介绍UNICEFUNICEF helps government and families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for children.
官方网站http://www.unicef.org/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