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简介
男,满族,中共党员、民进会员,1955年9月生,吉林省四平市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光明日报》文艺部特邀编委、北京市高评委。学术兼职有: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筹)会长、中国元好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等。
任辽宁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大连市学术著作资助与评奖委员会委员、语言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当选为第九届省人大代表。
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2年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
1976年回城,在吉林省四平市重型汽车厂当工人;
1977年考取吉林大学中文系;
1982年1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1年考取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古典文学专业,师从张松如(公木)、赵西陆等教授;
1884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4年8月到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破格)、教授(破格)。行政职务曾任系副主任、系主任;
1995年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生;
1998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8年任辽宁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大连市学术著作资助与评奖委员会委员、语言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当选为第九届省人大代表。
2000年9月调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
2001年3月增列为文艺美学博士生导师,并任北京广播学院中文系主任;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奖项:
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
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1997年被大连市委、市政府授予“大连市优秀专家”称号;
2001年再度被大连市委、市政府授予“大连市优秀专家”称号;
科研奖励:
1992年以《情感体验的历程:中国古典诗歌的原型意象》获辽宁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4年以《金诗的历史进程》获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自1990年到2000年五次获大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7年获辽宁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6年以《辽金元诗歌史论》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
1999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1年以《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理”的审美化存在》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2年以《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回忆》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3年以《自得:创造性的审美思维命题》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3年以《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回忆》获《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见2003年5期《文学评论》第5页“庆祝文学研究所成立50周年,《文学评论》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张晶主持的国家级项目有基金项目《辽金元诗学思想研究》,2001年至2004年,现因成果扩大延期至2006年(在研)。
主持国家广电总局人文社科项目《中国美学范畴研究》,在研。
主持国家广电总局项目《神思:艺术的精灵----中国古代艺术创作思维论》,已完成结项。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文学通论》之子项目《辽金元文学通论》,已完成。
2.影视演员简介

生日:9月2日
星座:处女座
籍贯:浙江舟山
身高:1.69米
体重:45公斤
学历:中央戏剧学院2002级表演系本科
特长:戏曲表演(京剧.越剧).声乐.民间舞
主要作品及经历:
电影:
《醉公主》饰公主(女一号)
演出电视剧
1996年:《千秋英烈传·刺秦》饰 阿花
《红楼梦》饰香菱
《荀慧生》饰姗姗
《海上传奇》饰祁妈
《别和陌生人跳舞》饰杨春宇(女二号)
《黄土女女》饰 二凤
话剧:
《图兰朵》饰采丽玛
《庵堂认母》饰志贞
《瞬息间的幻影》饰玛格丽特.奥西波夫娜
戏曲:
《红楼梦》饰林黛玉
《白蛇传》饰白素贞
《贵妃醉酒》饰杨贵妃
《霸王别姬》饰虞姬
广告:
香港宝朋服饰
日本《SOTOKOTO》杂志
华美牛奶.饼干
雀巢冰激淋、咖啡
TCL"炫舞系列"挂墙平板电视
其他:
浙江省舟山市城市形象宣传大使
舟山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主持人
教学经历:
北京成光形象机构培训中心表演教师
聚艺社表演和台词主讲教师
师承: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兼表演系主任刘立滨老师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关瀛老师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副系主任刘红梅老师
表演系主讲教师周迅老师和刘天池老师
3.吉林省民政厅厅长女,汉族,1954年7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兰西人,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1970年4月参加工作,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吉林省妇联宣传教育部部长、吉林省九台市委副书记、省妇联办公室主任、省妇联副主席,2001年10月任吉林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工作分工:负责主持民政厅全面工作,联系纪检组。
四、跳水运动员

女,跳水运动员。河北保定人。
1997年第10届世界杯跳水赛女子一米板冠军、女子三米板冠军
1999年第11世界杯跳水赛女子一米板冠军
4.导演张晶简介:
张晶,新锐广告导演,电影编剧。
真诚严谨的社会实践者,
快乐踏实的镜头艺术家,
自19岁亲自执导第一条影视广告片迄,至今拍片逾百。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与编剧双修,擅长以才华横溢的画面语言论述影视广告之高峰表现,屡获殊荣,被誉为国内最具创新能力和品牌鉴赏力的年轻导演。
主要作品短片作品:
短片《热血北漂》(2002年)
短片《当鱼爱上猫》《彼岸花火》(2003 年)
纪录片《十分钟年华逝去》(2005年)
纪录片《白日梦》2009年 自编自导
硬广主要作品:
《老才臣调味品系列》(李金斗版)
《靓妃祛斑霜》
《努奥罗暖气片》
《绿典内衣》
《铜牛内衣》
《可立停》
《中国黄金》
《霞珍羽绒》
《晨邦地板》
《海鹤左金丸》
《新天葡萄酒-1600》
《吴裕泰-香茗版》
电购主要作品:
《海尔海氧之家》
《CLG美颜1+1》
《骨钙双保——高清版》
《纤美婷矫形内衣》... ...
宣传片主要作品:
《中国银行 • 贵宾理财全球篇》
《中国银行 • 赴英留学特色金融服务版》
《天冠集团 • 燃料乙醇篇》... ...
5.山东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男,1939年10月生,山东省滕州市人。大学文化。山东省文联委员,山东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戏剧规划指导小组成员,枣庄市诗词联谊会副会长,政协枣庄 市常委等。1957年开始发表习作,剧作为主,兼有诗歌、散文、小说、曲艺、电视文学剧 本、理论文章等,书法入选“中国戏剧家书画展”。(1987)发表、出版话剧、戏曲剧本2 9部、40余版(次),多次获奖。其中《白杨树下》曾参加1963年华东区话剧观摩演出,获 省首届“戏剧月”优秀剧本奖,1990年在第二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及演出奖,《鹤 唳》获省1996年度精品工程奖,华东区1997田汉剧作奖,199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张 晶剧作选》,为“当代剧作家创作丛书”之一。诗词结集《张晶诗词》(山东人民版,1998 )。多次参予或主持全国、华东区、省内戏剧评奖(研讨会),主编《齐鲁剧作》、《华夏 吟友》。1989年10月山东省人民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并通令嘉奖;1992年国务院 授予政府特殊津帖。
6.江苏省监狱局狱情信息处处长1961年出生。江苏省监狱局狱情信息处处长。中国监狱学会教育改造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监狱学会秘书长,南京大学预防与控制犯罪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司法警官学院特聘专家。
主要著作:
《中国监狱制度从传统走向现代》2000年海潮出版社出版。被司法部列为全国监狱长培训教材。并获2003年司法部金剑专著三等奖。
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全国首提:中国现代监狱制度、监狱工作人性化、囚权主义、监狱工作全球化。
法学专著
正义试验/张晶,2005-5-1版
毒品犯罪案件侦查要略(当代刑事案件侦查要略丛书)/张晶,2004-8-1版
法学论文
关于监狱警察权利的研究(节选——续) /张晶,,
关于监狱警察权利的研究(节选) /张晶,,
从矫正质量评估到矫正技术:监狱工作科学化的新发展 /张晶,,
关于权利问题的访谈——访全国著名人权专家徐显明 /张晶,,
妥协执法—监狱不能承受之重 /张晶,,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监狱制度价值解读 /张晶,,
引文索引(张晶的论著被以下论文引用仅限本网不完全收录)
监狱法的法律地位及价值评估 /周介昆,陈柏安,
关于培育知识改造理念的思考 /宋立军,,
7.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
大气化学: 气溶胶; 对流层臭氧.
空气质量监测与模式计算.
全球和区域气候系统模型发展及应用.
教育经历:
学士 1986-1990 北京大学 应用化学
硕士 1990-1993 中国科学院 环境化学
博士 1999-2004 佐治亚理工学院(亚特兰大) 地球与大气科学
科研经历:
“酸沉降对森林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与评价”,科技部“973”项目,2006-2010。
“全球变化科学– 陆地/大气相互作用研究”,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工程”项目,2006-2010。
“化学质量平衡法解析北京市大气小颗粒物的污染源”,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 1991 – 1993.
“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 1997 – 1998.
“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监测项目: 近地层臭氧污染前体物之间的关系 ”, 香港环保署,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等, 2002-2004
“南方氧化物研究:1999 亚特兰大大型实验”, 美国国家环保局, 1999-2001.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辽宁本溪气溶胶多环芳烃的研究”, 合作项目, 1989-1990.
发表论文:
Zhang, J., T. Wang, W. L. Chameides, C. Cardelino, D. R. Blake and D. G. Streets: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uring high ozone episodes in Hong Kong, Southern China”,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8, 4983-4996, 2008.
Zhang, J., T. Wang, W. L. Chameides, C. Cardelino, J. Kwok, D. R. Blake, A. Ding and K. L. So: “Ozone production and hydrocarbon reactivity in Hong Kong, Southern China”,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7, 557-573, 2007.
Zhang, J., W. L. Chameides, T. Wang: “Final Repot: Hong Kong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Pilot Air Monitoring Project: Project 1, Ground-level Ozone Pollution Precursor Relationships ”, 2004. [http://www.civic-exchange.org]
Zhang, J., W.L. Chameides, R. Weber, G. Cass, D. Orsini, E. Edgerton, P. Jongejan and J. Slanina: “An Evaluat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Assumption for Fine Particulate Composition: Nitrate and Ammonium during the 1999 Atlanta Supersite Experiment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8, doi: 10.1029/2001JD001592, 2002.
张晶,陈宗良,王玮:“北京市大气小颗粒物的源解析”. 环境科学学报, 18(1): 62-67, 1998.
张晶:“连续排放监测”, 国际仪表与自动化, 2(4): 12-16, 1998.
Meng, F., J. Xu, J. Zhang, and Z. Wang: “Sulfur Transport/ Deposition Modeling in Southea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id Rain in Northeastern Asia. April 1997.
陈宗良, 葛苏, 张晶: “北京大气气溶胶颗粒物的测定与分析”. 环境科学研究, 7(3): 1-9, 1994.
8.安徽大学法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张晶,男,1961年10月生,安徽凤台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员,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系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副总干事、安徽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顾问、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成员。1993年起,先后任安徽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法学院副院长、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兼公安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安徽大学教学评估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法学教学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合著或主编《罪名辨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与实践:安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治安管理处罚概论》等著作,在《法学》、《政法论坛》、《法学家》、《青少年犯罪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高等理科教育》、《武汉大学学报》、《安徽大学学报》等期刊和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1995年《罪名辨析》(合著)获第一届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法学专业社会调查环节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主编)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著二等奖,《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表象及其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获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从大学的开放性谈大学生犯罪与法制教育问题》,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三等奖;2006年《加强社区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一文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犯罪社区控制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法学专场“和谐社会与法治保障”论坛二等奖;2002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术团体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安徽大学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安徽省法学会评为优秀学会工作者。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类:
《罪名辨析》(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探索与实践:安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论》(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二、论文类:
[1]《惩治腐败必须加强法制》,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
[2]《罪名的语法现象分析》,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
[3]《关于宪法监督的比较与思考》,载《政法论坛》,1995/05;
[4]《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消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
[5]《减刑制度初探》,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01;
[6]《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载《高等理科教育》,2002/04;
[7]《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表象及其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教学事故的责任追究与预防》,载《中国大学教学》,2003/03;
[9]《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10]《从大学的开放性谈大学生犯罪与法制教育问题》,载《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06;
[11]《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综述》,载《高教领导参考》,2004/14;
[12]《高智能犯罪研究》,载《法学》,2005/0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学文摘卡》2005/02摘要转载;
[13]《学分制及其构成要素》,载《探索与实践:安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试论犯罪的文化成因及防控》,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15]《不当得利行为能否构成侵占罪》,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05;
[16]《“九九情色论坛”案的犯罪学评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05;
[17]《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载《法学家》,2005/06;
[18]《以学分制改革为抓手,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载《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19]《现代教育理念下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框架设计和运行研究》,载《高等理科教育》,2006/01;
[20]《扑克牌通缉令引发的法律思考》,载《广州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6/02;
[21]《对犯罪现象的理性认识》,载《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6/03;
[22]《论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预防》,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23]《加强社区平安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载《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犯罪社区控制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8月;
[24]《文化冲突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群特征和成因探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0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07/02全文转载;
[25]《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及其法律对策研究》,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03;
[26]《少年检察制度的阶段性构建与具体措施运用的探讨——结合暂缓起诉制度在少年检察中的试点》,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01;
[27]《浅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与实施》,载《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探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论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五大特点》,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0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08/10全文转载;
9.甘肃河西学院副教授性 别 女
籍 贯 甘肃张掖
出生年月 1962.5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群众
职 称 副教授
聘任时间 2001.9
职 务 教师
所在教研室 体育理论教研室
学术团体、学术机构兼职
河西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 篮球
学习、进修情况
1978 年春—— 1982 年 1 月在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学习。
教学简历
1982 年 1 月—— 1996 年 3 月在张掖体育运动学校任教。
1996 年 4 月——今在河西学院体育系任教。
所任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人体解剖学》、《篮球》。
公共体育课:《篮球》、《排球》。
选修课:《街头篮球》
科研简介
1、 浅谈少年运动员抢防守篮板球技术的教学训练
2 、重视脚步动作,提高篮球教学质量
3 、如何提高运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能力
4 、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接触与对抗训练
5 、假动作技术在篮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6 、提高抢断能力 增强防守的攻击性
7 、体育教学中口令与讲解的艺术
8 、篮球意识中概念模式的建立
获奖情况
1 、 2001 年 9 月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 、 2003 年和 2006 年分别获学院第三、第六届“教学优秀奖”。
3 、 2006 年 12 月获学院首届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10.白银市副市长张晶,女,汉族,1968年9月出生,甘肃兰州人,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高级审计师,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白银市政府党组成员,白银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主 要 简 历
1987.09--1991.07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审计专业学习
1991.07--1999.05甘肃省审计厅商贸处科员
1999.05--2001.03甘肃省审计厅商贸处副主任科员
2001.03--2004.11甘肃省审计厅外资运用审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2004.11--2006.04甘肃省审计厅外资运用审计处处长
2006.04--2009.02甘肃省审计厅行政事业审计处处长
2009.02--2009.03 白银市政府党组成员
2009.03--至今 白银市政府党组成员 白银市政府副市长
11.演员姓名:张晶

出生日期:1978年4月
身高:165cm
体重:44kg
鞋号:37号
表演经历:
电影:《一见钟情》
《绝世好Bar》
电视剧:《爱在左情在右》
《为你燃烧》
《魂断楼兰》
毕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
12.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晶,男,1961年10月出生,安徽凤台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现为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刑法学专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副总干事,安徽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顾问。1993年起,先后任安徽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法学院副院长、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兼公安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法学教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管理。合著或主编《罪名辨析》、《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和教材8部;在《政法论坛》、《法学家》、《法学》、《青少年犯罪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高等理科教育》等全国法学类、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参与或主持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1995年《罪名辨析》获第一届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7年《法学专业社会调查环节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全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术团体先进工作者,论著、论文分别荣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第14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著二、三等奖;2004年论文荣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著三等奖;2005年被安徽省法学会评为优秀学会工作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