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妻索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越剧传统剧目。系受《盘夫索夫》启发编成。

剧情大意奸相梁如龙之子梁玉书,游春得遇少女谢云霞,两人一见倾心。梁玉书托学兄刘仁元做媒,谢云霞始知梁玉书即杀父仇人之子,因图报仇,假意允婚,但借口守孝,约定三年不得同房。梁玉书宽厚多情而至诚相待。中秋夜,梁玉书婉言“盘妻”,谢云霞痛父母之仇,隐忍回房,痛骂奸相。梁玉书跟踪窃听,方恍然大悟,对谢云霞深表同情,夫妻从此和睦相亲。无奈,梁父催逼梁玉书赴京赶考,梁玉书安顿谢云霞后赴京应试,得中状元。梁父又迫子休妻以入赘皇室,梁玉书毅然辞官潜返故里。此时梁如龙继室孙氏已知云霞为钦犯,困其于家而欲加害,幸丫鬟荷香救护放走云霞。梁玉书返家不见谢云霞,先向其母孙氏“索妻”,后向刘仁元“索妻”,终于得刘相助,夫妻重逢,双双弃家出走。

剧目历史1939年,汤笔花从老戏《盘夫索夫》中得到启发,编制了此剧详细幕表,欲提供于“越剧皇后”姚水娟演唱,但因事忙,未能成功,此后由张志范编词成剧并任导演,同年9月20日由越吟剧团分上下本首演于上海天香大戏院,竺素娥饰梁玉书、邢竹琴饰谢云霞。[1]

之后,尹桂芳初进上海滩,于汇泉楼与陈苗仙合演此剧,效果不够理想,又与邢竹琴合作演出,方才获得观众认可。[2]尹桂芳便常演此剧,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了尹桂芳、竺水招演唱的唱片1张。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邢竹琴、王水花演唱的唱片1张。

1954年,上海天明越剧团上演《盘妻索妻》,由夏雯君与余彩琴联袂演出。

1955年,温州平阳越剧团在温州东南剧院上演《盘妻索妻》,由陈剑秋主演,一月内连演了55场,场场爆满。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演出《盘妻索妻》剧照

1961年夏,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根据尹自藏手抄本(上、下集),由尹桂芳、陈曼、王艳霞、王骏四人重新整理(陈曼执笔)后,在福州市人民剧场上演,王骏、王艳霞导演,高鸣音乐设计,江立方舞美设计。尹桂芳饰梁玉书,李金凤饰谢云霞,赵雪芳饰刘仁元,茅胜奎饰梁丞相,谢小仙饰梁孙氏,还曾至南京、上海等地巡回演出,在上海首演处为人民大舞台。[24]在上海演出时,又请汤笔花前去观看,之后,汤笔花应邀对剧本做了一些小修改。[3]该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每至一处,必是万人空巷,场场爆满。此剧中《洞房》、《盘妻》两场充分发挥了“尹派”叫板、起调、运腔、落调与清板的特色,为尹派传人所必修。“洞房悄悄静幽幽”和“娘子为人真古怪”两段唱腔,更是脍炙人口。

1962年元旦,芳华越剧团由尹桂芳领衔再次在上海演出《盘妻索妻》。[28]1月14日,上海电视台转播尹桂芳所主演之《盘妻索妻》。[24]

1962年1月24日下午,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邀集部分戏剧界人士座谈这一剧目的演出成就。会议认为,从此剧的表演来看,尹桂芳在唱法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扮演谢云霞的李金凤表演比过去更成熟了,赵雪芳扮演的长衫丑增加了戏的戏剧成分,谈到剧本,会议认为较之二十年前的老本《盘妻索妻》,干净简洁,但有些场次的安排,还值得商榷。[26]

1962年4月30日起,福州芳华越剧团分为两个演出队,一队在徐汇剧场演出《盘妻索妻》;另一队在各工人俱乐部巡回演出《梅玉配》。《盘妻索妻》剧中梁玉书一角仍由尹桂芳担任,尹桂芳对《盘》剧进行了一些细节修改。[27]

同年,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尹桂芳演唱的《洞房》唱片1张。芳华越剧团还在1962年灌制黑胶唱片《盘妻索妻》全剧,并于1980年再版,后在2004年以《中国越剧精品剧目选肆 盘妻索妻》为名出版CD碟片,均内附唱词。江山越剧团也于60年代初开始上演《盘妻索妻》,在金,衢及赣东北一带常演不衰。主要演职员有丁丽云、刘小花、汪铁英、张肖妹、姚赛华等。[4]

1979年尹派演唱会上,陈东文和傅全香表演了《赏月》中的一小段。

1980年,福建芳华越剧团在福州复演此剧,由邢桂芬饰梁玉书、李金凤饰谢云霞。[5]

上海市虹口越剧团演出《盘妻索妻》剧照

同年5月,虹口越剧团亦在上海共舞台演出《盘妻索妻》,由有顶级冷面小生之称的陆锦娟领衔主演,据芳华版本做了不同的处理,并不以尹派艺术规范为标准,而是独辟蹊径另有韵味,无论是唱腔中陆锦娟独有特色,还是其稳重硬朗的演绎风格,均是别具一格,如其洞房时几次三番的欲走还留,赏月“猜心事”时别有特色的运筹帷幄,以及对娘子的无比宠溺和越剧中少见的亲昵动作,塑造了一位独具相府公子特色的冷面柔情梁玉书形象,“其时仅在共舞台上演日场,居然场场暴满,连演两个月上座率不衰,甚至出现通宵排队购票、每人限购张数的热潮,其受到观众的青睐程度于此可见。”[6]但因其动作设计为保守人士所反对,而遭到严厉批评,后因观众欢迎及个别同行的支持而不了了之。[21]

同年年底,建德越剧团也开始上演《盘妻索妻》,也以芳华版本为基础,但唱腔身段各有不同,由尉少秋领衔主演,尤其其唱腔,尹中带范,和尹派弟子的演绎并不相同,获得观众好评,并在杭州华丰造纸厂拍摄电视录像。[7]2007年,以此视频为内容的VCD光盘开始面世。

同年11月3日至次年1月,芳华越剧团来沪演出于徐汇、大众剧场,由上海电视台录像播放。在沪表演的《盘妻索妻》中,邢桂芬饰梁玉书A角,张效芳为B角。[14][5]

1981年,上海台春晚播放了尹桂芳和王文娟合演的《盘妻索妻·洞房》选段。

1981年5月1日,上海越剧院组织下乡演出,有剧目《盘妻索妻》。[25]

1982年夏,尹派越剧演员茅威涛专程到上海向尹桂芳请教《盘妻索妻》,得到尹桂芳的尽心教导,同年8月以《露真》一折获浙江省“小百花”汇演优秀小百花奖。1983年11月,随团至香港,再演《露真》,获得好评。[8]此后,茅威涛于1998年录制《露真》一折,出版为CD。

1983年,桐乡越剧团来沪演出《盘妻索妻》于大华书场。[24]

1983年3月,上海电视台拍摄电视艺术记录片《尹桂芳和她的舞台艺术》,其中包括了《盘妻索妻·洞房》一折。[5]

浙江省舟山越剧团演出《盘妻索妻》剧照

同年,虹口越剧团主要小生演员陆锦娟受邀至舟山越剧团重演该剧,在杭嘉湖一带演出依然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并由电视台摄录保存,后由杭州华彩音像发行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目前共计有3个不同出版社的不同包装版本。此后,不少地区剧团和民间剧团均参照陆锦娟1983年演出版本的动作设计进行演出。[32]

同年12月,虹口越剧团尹小芳在上海演出《赏月》一折,后该折音频被收录于《尹小芳唱腔艺术精品选》专辑CD。而虹口越剧团萧雅也在80年代领衔主演《盘妻索妻》,并得到了尹桂芳的指点。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演出《盘妻索妻》剧照

1984年,芳华越剧团由王君安领衔主演《盘妻索妻》。

1984年秋,在“首届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汇演大奖赛”上,赵志刚和华怡清一起演绎《盘妻索妻 花园会》一折,并以此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1986年6月,陆锦娟在共舞台演出《盘妻索妻》,“观众踊跃,座无虚席,献花观众络绎不绝。音乐声中大幕启动,陆锦娟在幕后一声‘来福,带路!’引来满堂红彩。著名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观看演出后,到后台热烈祝贺:‘你们剧团实力很强,大有希望。’”[29]有老戏迷称,当时场面轰动,演出极受欢迎,曾出现在场观众们情绪激动而使演出不得不稍作停顿之事。上海文化艺术报亦存有《风雅小生陆锦娟》一文。[30]

此后,浙江嘉兴市越剧团,浙江普陀越剧团纷纷按照陆锦娟演出的《盘妻索妻》版本排演,浙江嘉兴市越剧团为张薇主演(曾专程以学生的身份向陆锦娟求教此剧),浙江普陀越剧团为孟群亚主演(曾现场观摩陆锦娟《盘妻索妻》演出,自学此剧),动作设计等均因袭陆锦娟演出版。[31]

1986年秋,中央、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七家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市音像公司、嵊县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赵志刚演绎了《洞房》一折,茅威涛演绎了《露真》一折,两人均获得优秀演员奖,为第1名和第2名。[17]

1988年,萧雅演出《盘妻索妻》于上海人民大舞台。[24]

1998年初,芳华越剧团复排《盘妻索妻》,由该团演员陈丽宇饰梁玉书。

1990年,芳华越剧团携带《盘妻索妻》全剧首次赴香港演出。[9]

1995年4月5日至7日,尹桂芳率福建芳华越剧团来沪,在逸夫舞台演出《盘妻索妻》,由王君安、李敏主演。[5]

1989年1月3日至23日,虹口越剧团携该剧赴香港参加葵青区第二届艺术节交流演出,由萧雅领衔主演。[16]20世纪80年代,中国唱片社分别灌制了尹桂芳、李金凤演唱的《盘妻》、《露真》和赵志刚演唱的《洞房》唱片共4面。 各地越剧团亦纷纷搬演该剧,以及各地“尹派”演员选唱该剧而录制的录音、录像、唱片等,大多依据“芳华”1980年演出本。

1998年,在由中央、浙江、福建、江苏、上海五家电视台主办的“全国越剧精英大赛”中,贵阳市越剧团李珊和彭新玉主演《盘妻索妻》获得好评,李珊和彭新玉双双获得荧屏奖。[13]

1999年1月23日,海宁市越剧团演出《盘妻索妻 花园会》于逸夫舞台。[24]

2001年1月23日,萧雅在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上与刘伟一起演绎《盘妻索妻·洞房》。

2001年,在“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香港演出盛况”中,张学芬、方亚芬表演了《盘妻索妻·赏月》一折。

2002年8月9日晚,在“东方戏剧之星--王清越剧专场”,王清和吴素英表演了《花园会》一折。

2004年1月21日,萧雅在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上和吴海丽一起演出《盘妻索妻·中秋赏月》。

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盘妻索妻》剧照

2005年9月24日和25日,萧雅于上海艺海剧院重演新改编的《盘妻索妻》,导演刘觉将原先三个半小时的演出删减成两个半小时,以加快演出节奏,但《洞房》、《赏月》、《露真》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段落和唱腔全部保留。舞美和服装上力求洁简大气,以便轻车简乘地面向市场。除了萧雅主演梁玉书一角外,青年演员陈歆以金派风格演绎梁玉书妻子谢云霞一角,著名老旦演员何娟娟扮演梁孙氏。[10]

2006年1月28日,由赵志刚在春节戏曲晚会中演出《盘妻索妻》。

2006年11月17日晚,萧雅在长安大戏院领衔主演越剧经典《盘妻索妻》。[18]

2007年1月24日,“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举行,王君安演出《盘妻索妻·洞房》、《盘妻索妻·荷亭》。

2007年6月26日,萧雅在逸夫舞台再次演出《盘妻索妻》,由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担任艺术顾问,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任艺术指导。[11]

2007年,杭州黄龙越剧团主要小生演员翁赛凤因欣赏陆锦娟1983年录像的《盘妻索妻》,而照其录像版本进行演出,恰逢陆锦娟的老戏迷,遂通过其介绍辛苦找寻到已退出越剧舞台多年的越剧名伶陆锦娟,由翁赛凤和孟科娟等人屡次专程前往上海向其请教学习《盘妻索妻》一剧。

2008年2月10日11日,舟山小百花越剧团在舟山剧院上演《盘妻索妻》全剧,其编排动作因袭陆锦娟1983年演出版本,主演为吴秋萍、陈亚玉。

2008年2月24日,福建芳华越剧团应新加坡“大唐文化传播”的邀请,进行新贺岁演出。王君安与李敏赴新加坡于牛车水人民剧场演出《盘妻索妻》一剧。此后,于2008年4月5日在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6月12日在宁波逸夫剧院,2008年6月16日在绍兴大剧院,2008年6月19日20日在德清武康会展中心,6月22日在嘉兴大剧院,6月26日在苏州开明大戏院,6月27日28日在上海宛平剧院,王君安再次主演该剧。

2008年3月,陆锦娟因事而到杭州,黄龙越剧团在杭州游览景点黄龙洞进行《盘妻索妻》的汇报演出,由翁赛凤主演《荷亭》一折,孟科娟与王杭娟演出《露真》一折,内含陆锦娟新设计的身段动作,非常妥帖地体现了陆锦娟版本所塑造的梁玉书独有的那种柔情酷少的形象,获得当地观众的好评。[22]

2008年7月4日,萧雅于湖北剧院上演《盘妻索妻》。

2009年1月7日由中央新影戏曲节目部与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数字戏曲电影《盘妻索妻》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影片正式开机。此剧由萧雅饰梁玉书,华怡青饰谢云霞,吴素英饰梁玉娇,何娟娟饰梁母,斯玉林饰刘仁元,魏丽敏饰梁如龙。[12]

2009年1月25日,萧雅和王君安一起在春节戏曲晚会上演唱《盘妻索妻·洞房》。

2009年8月28日,萧雅主演的《盘妻索妻》在宁波大剧院上演。

2009年9月28日29日,芳华越剧团于长安大戏院上演《盘妻索妻》,由王君安、李敏主演。[19]

2010年1月8日至10日,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盘妻索妻》。

全剧音视频及出版物集锦尹桂芳主演的《盘妻索妻》全剧,以1962年1月1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上海人民大舞台首场公演的实况录音为内容,出版为大薄膜密纹黑胶唱片(33转),1980年再版,并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出版为3盒一套装的磁带,2004年以《中国越剧精品剧目选肆 盘妻索妻》为名出版CD碟片,均内附唱词。[23]1962年,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尹桂芳演唱的《洞房》唱片1张。另有尹桂芳和李金凤的《洞房》,《盘妻》,《露真》出版为磁带。

陆锦娟主演的《盘妻索妻》全剧,1983年由电视台摄录保存,后由杭州华彩音像发行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目前共计有3个不同出版社的不同包装版本。

尉少秋主演的《盘妻索妻》全剧,1980年年底在杭州华丰造纸厂拍摄电视录像[7],2007年,在“浙江越剧五大小生”系列光盘中以此视频为内容出版发行。

茅威涛主演的《盘妻索妻》全剧,其音频曾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为CD出版物,土豆网上现存音频全剧。

萧雅主演的《盘妻索妻》全剧,分新旧2个版本。旧版音频曾以磁带形式问世,土豆网上现存该版音频。新版则以VCD形式出版,由江苏文化音像出版社发行,土豆网上亦有该版全剧视频可供预览。

王君安主演《盘妻索妻》全剧,电台早期录制的旧版,曾出版为VCD。而后,08年1月福州演出,由地方戏之窗栏目摄制录像播放,2008年5月10演出由CCTV空中剧院栏目摄制录像播放,此外,还有中经录音录像中心出版扬州龙翔音像有限公司发行的DVD版本和龙翔音像出品的VCD版本。

衍生作品

连环画《盘妻索妻》封面

1983年,据越剧盘妻索妻剧情,出版盘妻索妻连环画,由王谷水绘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1版1印,共94页,印数为188300册。

1979年,开封二夹弦剧团据越剧剧目改编的二夹弦作品《盘妻索妻》,由王金榜、宋金娥导演,赵文玲、田爱云主演,被河南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1982年10月,“开封地区青年戏曲观摩会演”时,二夹弦范萍演出《盘妻索妻》选场获演员一等奖。1983年3月,二夹弦作品《盘妻索妻》由中国唱片社录音。[15]

江都德才扬剧团据越剧剧本移植改编《盘妻索妻》,扬剧作曲石芳其,后于2008年9月20日晚在友好会馆成功演出该新戏。[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