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渝”为重庆市的简称。由于两地同处四川盆地区,且文化生活风俗上极为相似,故“川渝”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亦是一个文化概念。由于两地原来同属一省(四川省),所以也用“老四川”代指川渝。

巴蜀

四川和重庆合称巴蜀。即,蜀国和巴国。

古蜀,也被称为古蜀国或蜀国,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蜀族在现今四川一带建立的国家,后被秦国所灭。蜀族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华夏族群的古老民族。“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据记载周武王伐商纣的牧野之战时,蜀人曾经相助。但关于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直到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才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古代蜀人先祖为蜀山氏,有观点认为:蜀山氏与蚕丛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是古代羌人(语言学上属於藏缅语族)的一个分支。蜀国不只拥有单独一个王朝,在秦灭蜀之前,蜀分别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杜宇氏、开明氏诸族统领。开明五世之前,蜀国的都城建于广都樊乡(即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下辖县双流县)。到了开明九世建都于成都。开明十二世时“五丁力士”开辟了石牛道,打通了从蜀至秦的通道。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时秦国灭掉了蜀国,蜀地从此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灭蜀后,蜀人残部一支在王子安阳王带领下辗转南迁,最后到达交趾,在现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并持续了五十年。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物的风格与同时期中原一带的文化迥然不同,同时文物的精美也表明古代蜀人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文明程度。

巴国,在中国先秦时期位处中原西南面、四川盆地东部的一个国家。始於先夏时期,於夏初加入夏王朝,成为其中一个诸侯国,灭於战国秦惠王时期。巴国的都城为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

巴国最早见於《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太葜即伏羲,后照为巴人始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