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周围角化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毛周围角化病是一种毛囊周围显示角化的慢性皮肤病。以散在性毛囊丘疹伴角质栓为临床特征。好发于青少年,冬季更为明显。

病因病机

总因先天禀赋不足,营血亏虚,以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临床表现

损害表现为毛囊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呈正常肤色或浅红色。有时丘疹顶端有角质小栓而呈浅褐色,角质栓内含卷曲的毛发,除去交织栓,可见漏斗状小凹,但很快角质栓又可形成。有些病人角质栓很少,大多数皮疹为点状红色丘疹。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尤以上臂、股外侧及臀部位明显,受累皮肤重者如鹅毛样,丘疹个个独立,不相互融合,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伴轻度瘙痒,病程缓慢,冬重夏轻,持续数年后可好转。

诊断依据

1、 好发于青少年,冬重夏轻。

2、 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尤以上臂、股外侧,及臀部明显。

3、 皮疹为针尖大小的毛囊性丘疹,顶端有角质栓,剥除角质栓,可见微小的凹陷,但很快角质栓又可形成,角质栓内有卷曲的毛发。

4、 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

5、 病程慢性,持续数年后可好转。

护理与预防

1、 调饮食,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 忌用碱性肥皂擦洗和热水烫洗。

3、 加强皮肤护理,冬季可适当外用护霜,预防和减轻皮肤干燥。

4、 行矿泉浴或紫外线照射,可能是皮损改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