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山大学教授现任燕山大学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专家、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常务理事,机械工程学报编委,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编委,中国工程机械学报、中国塑性工程学报、液压气动与密封以及流体传动与控制等杂志编委。
1938年4月1日出生于安徽。1958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63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重机系。1978评为讲师。1982年评为副教授,1987年评为教授,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77-1984任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液压教研室主任,1984-1986任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冶金机械系副主任。1986-1988年任燕山大学机械系副主任、主任。1988-1992任燕山大学校长助理。1992-1995任燕山大学副校长。1995-2003任燕山大学校长。
奖励及荣誉:
1978 全国科学大会奖(1000三连轧液压弯辊)
1980 机械部科技二等奖 (800冷连轧液压压下)
1982 机械部科技三等奖(液压弯辊力跟随轧制力调节)
1996 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WS400轧机研制)
1998 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IGC650HCW精密冷带轧机成套设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
1999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50HCW精密冷带轧机成套设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
2000 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千吨水压机控制系统更新及可靠性研究)
2002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气动板形检测辊)
2003 宝钢股份公司重大科技进步成果奖一等奖 (冷连轧机轧制过程动态仿真)
2004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联合会冶金科技奖二等奖(冷连轧机轧制过程动态仿真)
1985 机械部优秀教师
1992 机械部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3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5 河北省优秀教师
2002 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
2004 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长期从事冶金机械自动化、流体传动与控制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在当代板带轧机的两大关键技术——板厚控制和板形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打破了冷轧机的关键技术——板厚自动控制技术(液压AGC)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国第一次用国产技术、国产设备生产出精密带钢,并在IGC650HCW精密冷带轧机成套设备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得到成功的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所完成的650冷带轧机液压AGC系统,2004年初顺利投产,其板厚控制精度和速度都超过同规格进口轧机;所研制的1450 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液压AGC系统2005年已投入生产,2006年1月其轧制精度、百万吨级产能考核等指标已通过工厂验收。这表明我国在高速、宽带冷连轧机控制技术方面跨上了一个新台阶。针对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在管道动特性、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液压CAT、虚拟轧机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中获得重要进展,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攻关子项目3项,企业横向开发项目10余项,在科研攻关中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著作3部,其中两部为高校统编教材;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50余人,他创建的燕山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已建成河北重点实验室、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