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醉龙详细介绍所属地区: 广东 · 中山

文化遗产名称:醉龙

遗产编号:Ⅲ-12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东省中山市

遗产级别: 省

舞醉龙,又称醉龙舞,是流行于澳门、中山、珠海一带的活动。一般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节举行。200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澳门的舞醉龙是由鱼商举办的,鱼行在四月初八、初九休息。参加者首先在三街会馆举行开光典礼。舞者一边饮用米酒,使自己醉倒,一边手持木制的龙头和龙尾舞动,在各区巡游。

源于广东香山县。来源有两种说法:一为在200多年前的浴佛节那天,一个和尚来到香山县一条小河边洗澡,刚脱下衣服,一条大蟒蛇就直奔过来。那和尚拔出宝剑,把蟒蛇斩成几截,丢在河边。这时正好来了个老渔翁。只见渔翁似醉非醉地抓起蛇头,又搬来蛇尾,胡乱地跳起舞来。这一舞,竟使那条蟒蛇死而复生,变成了一条龙,腾空而去。

另一种说法是,当时流行瘟疫,乡民求助佛祖,抬著佛像路过河边时,河中突然跃出一条大蛇,遭乡民砍断后血染河水。乡民喝了河水除病祛瘟,都认为大蛇是龙的降凡,便创造出舞醉龙以志纪念。

在正午和下午三时,在营地街市、红街市派发用蔬菜为主制成的龙船头饭 (又称长寿饭)。据说,食了龙船头饭的人能够长命百岁、丁财两旺。[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