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元彧,字文若,北魏宗室,临淮王元提之子。本名亮,字仕明,避穆绍父(穆亮)讳而请求皇帝下诏改名。帝诏曰:“仕明风神运吐,常自以比荀文若,可名‘彧’,以取定体相伦之美。”少有才学,时誉甚美。但生不逢时,处于动乱频繁的北魏末年,在政治上不能有所建树。尔朱荣攻入洛阳,杀害元氏皇族及大臣数千人。元彧遂奔萧衍。敬宗(孝庄帝)子攸即位,元彧北归。位至尚书令、大司马、兼录尚书。尔朱世隆率部北叛,元彧为贼所获,被杀。赠太师、太尉、雍州刺史。

注释:

彧yù〈形〉

(1) 趣味高雅的,谈吐文雅的,有文采,有教养 [cultured]

彧,文也。——《广雅》

夏伯之乐舞谩彧。——《书·大传》。注:“长貌。言万物之滋曼彧然也。”

(2) 茂盛 [luxuriant]

疆场翼翼,黍稷彧彧。——《诗·小雅·信南山》

(3)用于人名。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杰出的政治家。

万彧(?~273),三国吴丞相。

元彧(?~530),北魏宗室,临淮王。和淮南王刘氏朝代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