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耆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组成】黄耆 杜蒺藜 川楝子 茴香(炒) 川乌(炮,去皮、脐) 赤小豆 地龙(去土,炒) 防风(去芦、叉)各30克 乌药60克

【用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

【功用】益气温阳,祛风舒筋。

【主治】男子肾亏,虚风上攻,头面虚浮,耳内蝉鸣,头目昏眩,项背拘急;下注腰脚,脚膝生疮,行步艰难,筋脉拘挛,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节酸痛,腰腿冷痛,小便滑数,及风痹瘫痪,遍身顽麻。妇人血风,肢体痒痛,脚膝缓弱,起坐艰难。

黄耆丸

【组成】黄耆1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乌蛇2两(酒浸,去皮骨,涂酥,炙微黄),当归1两(锉,微炒),皂荚刺1两(炙黄)。

【来源】方出《圣惠》卷六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九八。

【主治】酒痔。风热壅滞大肠,下血疼痛。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黄耆丸

【组成】黄耆、黄连各等分。

【来源】方出《证类本草》卷七引孙用和方,名见《鸡峰》卷十七。

【主治】肠风泻血。

【用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0丸,米饮送下。

黄耆丸

【组成】黄耆1两(锉),白芍药2分,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3分,柏子仁3分,续断2分,芎2分,五味子半两,熟干地黄半两,牛膝3分(去苗),白术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肉苁蓉3分(酒洗,去皱皮,炙干),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沉香3分。

【来源】《圣惠》卷八十。

【主治】产后蓐劳。寒热进退,头痛目眩,百节痠疼,气力羸弱。

【用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