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蓬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萍蓬草

学名:pumilum

别名:黄金莲、萍蓬莲

科属:睡莲科萍蓬草属植物。

种拉丁名:Nuphar pumilum (Hoffm.) DC.

科拉丁名:Nymphaeaceae

属拉丁名:Nuphar

该属约有25种,我国有45种。

形态:

萍蓬草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肥厚块状,横卧。叶二型,浮水叶纸质或近革质,圆形至卵形,长8~17厘米,全缘,基部开裂呈深心形。叶面绿而光亮,叶背隆凸,有柔毛。侧脉细,具数次2叉分枝,叶柄圆柱形。沉水叶薄而柔软。花单生,圆柱状花柄挺出水面,花蕾球形,绿色。萼片5枚,倒卵形、楔形,黄色,花瓣状。

花瓣10~20枚,狭楔形,似不育雄蕊,脱落;雄蕊多数,生于花瓣以内子房基部花托上,脱落。心皮12~15枚,合生成上位子房,心皮界线明显,各在先端成1柱头,使雌蕊的柱头呈放射形盘状。子房室与心皮同数,胚多数,生于隔膜上。浆果卵形,长3厘米,具宿存萼片,不规则开裂。种子矩圆形,黄褐色,光亮。花期5~7月份,果期7~9月份。

贵州萍蓬草叶近圆形或卵形,株型较小。中华萍蓬草叶心脏卵形,花大,花径5~6厘米,柄长伸出水面20厘米左右,观赏价值极高。

欧亚萍蓬草叶大,厚革质,椭圆形。

台湾萍蓬草叶长圆形或卵形。

产地:

萍蓬草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日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欧洲也有分布。

贵州萍蓬草分布于贵州。

中华萍蓬草分布于江西、湖南、贵州、浙江。

欧亚萍蓬草分布于新疆、贵州,欧洲也有。

台湾萍蓬草产于台湾省。

习性:

性喜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

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土质肥沃略带粘性为好。适宜生在水深30~6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米。生长适宜温度为15~32℃,温度降至12℃以下停止生长。

耐低温,长江以南越冬不需防寒,可在露地水池越冬;在北方冬季需保护越冬,休眠期温度保持在0~5℃即可。

繁殖方法:

以无性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

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同睡莲的有性繁殖。

繁殖与栽培 分株、播种繁殖。容易栽培管理,池塘或花盆均可栽植。生长期要求充足肥料,施以马蹄片、麻酱渣均可。

用途:

萍蓬草为观花、观叶植物,多用于池塘水景布置,与睡莲、莲花、荇菜、香蒲、黄花鸢尾等植物配植,形成绚丽多彩的景观。

又可盆栽于庭院、建筑物、假山石前,或在居室前向阳处摆放。根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荒年时种子舂米可食用。

根状茎入药,能健脾胃,有补虚止血、治疗神经衰弱之功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