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铁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成军:1957年1月生,山东费县人,中共党员,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就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历 任:1982年5月任阜新市织布厂生产计划科副科长;1983年5月任阜新市团委副书记;1986年12月任阜新市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89年10月任阜新市审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94年1月任阜新市轻工总会党委书记;1995年4月任阜新市新邱区委书记;1997年11月任阜新市委常委、秘书长;2000年11月任中共阜新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3年6月任铁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负责组织和老干部工作。

2、川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成军,男,1956年生,人体解剖学教授,中国解剖学会员和四川解剖学会会员,中华医药卫生杂志编委、川北医学院学报编委。现任川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1982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医学系,1994年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留学,1998年回国。主要从事酒精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尤 其是酒精性肝脏病的研究。留美期间,先后完成了科研项目多 项,其中酒精性肝病鼠肝37KD蛋白质与羟基壬醛修饰蛋白的研 究曾在1996年芝加哥国际肝病学会学术年会交流,与美国哈佛 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Nanji博士合作研究的酒精性肝病乙醛 修饰蛋白与4—羟基壬醛修饰蛋白对肝细胞的损伤等科研项目的成果先后发表于肝脏病学等杂志。这些研究部分揭示了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理,并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目前,除了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以外,还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和党建、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研究。

近年负责《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医学生行为教育研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参编《行为医学》任副主编。参编《实用医学英语》。先后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

3、保护性耕作研究者

2寸

李成军,男,1982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吉林省松原市人,保护性耕作研究人员。

2005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9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在宁夏大学上学期间从事保护性耕作研究,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砂田覆盖耕作法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压砂地持续利用种植结构模式和轮茬作物筛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农牧交错风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道地沙生中药材种植资源利用与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在宁夏农村基地进行试验田种植试验,负责资料整理,试验田的管理,土壤理化分析等工作。

对我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适合我国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并详细分析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研究方面包括西北砂田保护性耕作种植法,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研究,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垄膜集水种植和秸秆覆盖种植为独特的耕作方法,在西北地区有广阔的优势,尤其是垄膜沟播集水技术以其独特的集水、保温等作用在西北地区发展空间广阔。垄膜沟播集水种植技术:起垄种植玉米时,在施肥耕翻好的农地上起15cm左右高的弧形垄,垄底宽度约60cm,垄沟宽度40cm,垄沟比约3:2,垄上覆盖地膜前先将带内两侧的土壤收聚到带中间,使垄横断面成微弧形,以便于覆膜后雨水从膜上流向两侧渗入土壤。在沟内靠近垄边种植玉米,沟内形成两行玉米,沟内行距约40cm。对垄膜沟播集水技术、秸秆覆盖技术、砂田耕作法进行了多年研究,在西北地区各个农村进行农业推广工作,与当地农民进行深入交流,得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农业科学研究》,《安徽农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保护性耕作文章,为西北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供同行借鉴与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