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枪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俗称白皮旗鱼 白旗鱼

拉文种名Makaira mazara(Jordan et Snyder)

英文种名Blue marlin,Indian spearfish

分布区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亚热带和部分温带海域。中国海南的西、中、 南沙诸群岛以及台湾等海域均有分布。

资源量由于其个体大,活动迅速,所以全以钓钩及标枪捕捞,难以大规模地集中捕捞, 对它的资源不会造成致命的危害。从几种枪鱼的历年产量变动看从60年代中期起,年产量始终稳定在1.3万吨到1.5万吨左右,仅个别年份(1970和1973年)达2万吨,说明资源状况是正常的。

形态特征体延长,前部粗壮,圆筒状,稍侧,体高通常小于胸鳍长。前颌骨延长成枪状。约为下颌的1.3倍。两颌具圆锥形细齿带。鳃盖骨后缘圆形, 边缘平滑。体被宽针状鳞,埋于皮下。侧线不明显。背鳍2个,第一背鳍前部鳍棘长,向后依次减短,呈镰刀状。第二背鳍短小,紧接第一背鳍之后。臀鳍2个, 第一臀鳍略小于第二臀鳍,第二臀鳍与第二背鳍相似, 但位置相对。体深蓝灰色,腹部银白色,无横条纹。背鳍蓝色,有几个黑色斑点。太平洋蓝枪鱼是单一混合种, 进行广泛的洄游, 南半球夏季洄游到太平洋东南部,北半球夏季洄游到太平洋西北部

生活习性大洋暖水鱼性名贵上层鱼类。

繁殖习性体型大,为旗鱼科鱼类中最大的最大者,体长可达4米,体重超过500公斤。一般的渔获个体体长2-3米,体重100-200公斤。东太平洋15°N以南的蓝枪鱼体长(从眼至尾叉)组成范围为1-3.4米,大多数为1.5-2.5米。频率曲线为双峰型, 优势体长组为2米。在赤道海区,绝大部分蓝枪鱼体长1.9-2.3米。东太平洋南部海区是蓝枪鱼密度最大的海区,有三个优势体长组,分别为1.7-1.9和2.5米。1龄鱼的体长500-800 毫米,2龄鱼的体长800-900毫米,3龄鱼1-1.2米。性成熟较晚, 通常为5龄,性成熟鱼的最小体长为1.55米。产卵群体的性比基本上为1:1。但在高龄鱼中,雌多于雄,雌鱼的生命周期较雄鱼为长。在台湾海区, 产卵期是4-8月,在菲律宾为5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