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缂丝山茶双鸟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明缂丝山茶双鸟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册,绢本,纵:23.4公分,横:20.5公分。

缂丝亦称刻丝,它是一种传统丝织工艺品,盛行於宋代。「缂」字的意义称为「织纬」,意即画面图形的形成,专赖纬线的积续织成。织造时,各色缂丝仅於图案花纹须要处与经丝交织,故纬丝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旧时有「通经断纬」之说即是。成品的图案,颜色正反面是一样,图形则左右相反。图形周围留下锯齿状的空隙,像是雕镂刀刻出来的。

缂丝制作的过程,一向是复杂艰难,织法不祇是技术而是艺术,作品也多作为观赏与收藏之用,因此,题材上充满著祝颂与庆贺。图上胖兜嘟嘟的山鸟,肥厚的树叶,浓腻的颜色,让人一见是一派丰厚富裕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