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乞伏,读音作qì fú(ㄑㄧˋ ㄈㄨˊ),不可读作qǐ fú(ㄑㄧˇ ㄈㄨˊ)]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关于鲜卑族的形成,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最早活动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端,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的嘎仙洞)地区的拓跋氏族为核心,融合了东胡的其他氏族部落而逐渐形成的。拓跋氏族自西汉末,始由大鲜卑山迁至鲜卑山(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并成为鲜卑族的核心。公元89年,北匈奴被东汉击败后,蒙古地区被鲜卑族人所占,留在蒙古地区的十余万匈奴皆被鲜卑族吸收。因此,鲜卑族人也是由许多民族成分构成的,以后形成各种各样的鲜卑部落。而且后来鲜卑族人势力逐渐强大,遂成为代匈奴而起的一个北方民族。
大约在公元二世纪末,鲜卑部落大联盟瓦解,一部分鲜卑部落,自漠北向南,迁至大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山脉一代游牧。当时迁至此处的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乞伏等部。后各部共推乞伏部纥干(鲜卑语,意为“依倚”)为首领,称之为乞伏可汗讬铎莫何。乞伏由此突显于其他陇西鲜卑各部。
公元266年,乞伏佑邻率领五千户再南迁至夏缘(今宁夏北部),后吞并早就迁至高平川(今宁夏清水河流域)的鲜卑鹿结部七万余落,势力逐渐壮大。以后逐渐南迁,到甘肃平凉、靖远、陇西一带。因此,这部分鲜卑人也被称为陇西鲜卑,以乞伏鲜卑为主。陇西鲜卑后来又分为若干部落,部落长官称酋长,部落联盟首领称可汗。
可汗属于世袭职务,从第一代可汗乞伏纥干经乞伏佑邻,其子乞伏结权→子乞伏利那→弟乞伏祁→(利那子)乞伏述延→子傉大寒→子乞伏司繁。
乞伏司繁继位不久,前秦建元七年(公元371年),前秦苻坚派将军王统率兵讨伐。司繁统领三万骑兵在苑川抗击,被王统打败。乞伏司繁投降苻坚。苻坚见司繁叔父吐雷作战勇敢,于是又以吐雷为“勇士护军,抚其部众。”因乞伏司繁屡建战功,授使持节、都督讨西胡诸军事、镇西将军。乞伏司繁死后,由其子乞伏国仁代行其职。
乞伏国仁后来在(公元385年)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西秦王朝,乞伏氏成为高贵的显族。到西秦永弘四年(公元431年),夏国君主赫连攻灭了西秦国。
西秦国灭亡后,其族人乞伏轲弹、乞伏千年投归北凉,乞伏跋跋、乞伏延祚投归夏国,而昙达为羌人执送于夏。赫连定在渡黄河夺北凉河西之地时,为吐谷浑慕璝所灭,所率乞伏氏鲜卑族人等原西秦国降户及赫连部人皆为吐谷浑虏去。因而,乞伏鲜卑有一部分与吐谷浑部融合。
后北魏王朝又灭了北凉国,并逐吐谷浑部出陇右,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均为北魏王朝所统治。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此后,随着北魏孝文帝坚决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氏鲜卑人,都被融入汉族。
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复姓了,都改为“乞”“伏”二姓了。
二.历史名人:
乞伏司繁:(公元?~376年待考),鲜卑族,乞伏国仁之父;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南单于。
乞伏司繁受前秦国天王苻坚封为南单于,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乞伏司繁逝世,乞伏国仁继位。
乞伏步颓:(生卒年待考),鲜卑族,乞伏国仁之叔;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将领。
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爆发,苻坚原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领先锋骑,后乞伏国仁的叔父乞伏步颓叛于陇西,苻坚派乞伏国仁回师讨伐,乞伏步颓反而迎接乞伏国仁,
乞伏公府:(公元?~412年待考),鲜卑族,乞伏国仁之子;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秦国振威将军。
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农历1月,河南王乞伏乾归征讨彭利发,至奴葵谷,彭利发弃众南走,乞伏乾归遣振威将军乞伏公府追至清水,斩之,收羌户一万三千,以乞伏审虔为河州刺史镇枹罕而还。
农历6月,乞伏公府弑河南王乞伏乾归,并杀其诸子十余人。乞伏公府杀了乞伏乾归后,马上后悔,害怕拥有重兵大权的乞伏炽磐找他算帐,只好连夜投奔夏国。
结果,在半路上被乞伏炽磐派其弟遣广武将军乞伏智达追擒,乞伏公府于西康奈良山南被抓,当即被车裂之。
乞伏智达:(生卒年待考),鲜卑族,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广武将军。
乞伏跋跋:(生卒年待考),鲜卑族,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吏部尚书。
乞伏延祚:(生卒年待考),鲜卑族,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秦国传侍中、右卫将军。
乞伏慧:(生卒年待考),鲜卑族,字令和;马邑人(今山西朔州朔城区)。著名隋朝大臣。
他的祖父乞伏周曾做过北朝时期西魏的银青光禄大夫,父亲乞伏篡,曾任金紫光禄大夫,并为第一领人酋长。
乞伏慧自幼胸襟开阔、刚毅正直,颇有气节,擅长骑马射箭,带兵打仗。曾任北齐行台左丞,又迁仆卿,自永宁县公封宜人郡王。
北周武帝打败北齐以后,乞仗慧归周,授使持节,开府仪同大将军,拜次飞右旅下大夫,又升为熊渠中大夫。后随韦孝宽在武陟(今河北武陟)打败尉迟淳,因有功授为大将军,不久,又击溃尉迟回部,晋升为柱国,并赐爵位西河郡公。
隋文帝登基后,拜乞伏慧为曹州刺史,后迁荆州总管,兼任潭桂二州总管,三十一州诸军事。就任期间,他看到当地民风不正,百姓轻佻浮薄,就亲自教化百姓,使风化大为融洽。
隋炀帝继位后,拜乞伏慧为天水太守。
隋大业五年(公元610年),隋军征讨吐谷浑。边境连年战火不息,百姓深受其苦,田园荒芜、哀鸿遍地。此时又遇隋炀帝西巡,乞伏慧心中愤懑,迎驾不周,触怒了炀帝,险些被斩,后被除去名籍,病逝于家中。
三.帝王国君:
乞伏国仁:(公元?~388年待考),鲜卑族,乞伏司繁之子;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秦国建立者,秦烈祖,秦宣烈王。在位时间从公元385~388年为期三年余,终年岁数待考。
乞伏国仁的父亲乞伏司繁受前秦国天王苻坚封为南单于,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乞伏司繁逝世,乞伏国仁继位。
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爆发,苻坚原命乞伏国仁为前将军,领先锋骑,后乞伏国仁的叔父乞伏步颓叛于陇西,苻坚派乞伏国仁回师讨伐,乞伏步颓反而迎接乞伏国仁合兵一处,及至前秦军队在淝水之战失利后,乞伏国仁即趁机吞并了其他部族。
乞伏国仁离开南征队伍后,积极招兵买马,兵力达到十万之众。
前秦太安元年(公元385年),苻坚为姚苌所杀后,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改元“建义”,建都于勇士城(今甘肃榆中)。
西秦建义二年(公元386年),乞伏国仁收服了鲜卑三部。
西秦建义三年(公元387年),苻登遣使拜乞伏国仁为仁大将军、苑川王。
西秦建义四年(公元388年)农历6月,乞伏国仁逝世,谥秦宣烈王,庙号烈祖,其弟乞伏乾归继位。
虽然一般认为乞伏国仁是西秦建立者,惟其在位期间,尚未正式称为西秦国王。
乞伏乾归:(公元?~412年待考),鲜卑族,乞伏国仁之弟;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秦国第二代君王,秦高祖,秦武元王。在位时间从公元388~400年、409~412年为期二十三年,终年岁数待考。
乞伏炽磐:(公元?~428年待考),鲜卑族,乞伏乾归之子;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秦国第三代君王,秦太祖,秦文昭王。在位时间从公元412~428年为期十六年,终年岁数待考。
乞伏慕末:(公元?~431年待考),鲜卑族,字安石,乞伏炽磐二子;凉州陇西人。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秦国末代君王,秦后主。在位时间从公元428~431年为期三年,终年岁数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