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侯建华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副主席

男,1955年4月出生,汉族,黑龙江鸡东人,1974年4月参加工作,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专学历,三级律师。

分管提案委员会工作,分管专委会工作一室、专委会工作四室工作。

二、侯建华教授,198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光学系,1987年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子技术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博士学位。从1987年至今,在中南民族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算法、模式识别等,近年来参加或负责完成了多项研究项目,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和核心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大部分被EI检索;曾获学校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信号与系统》课程负责人,校级精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主讲教师,校级教学名师。

三、侯建华徐水县义联庄乡侯庄村的侯建华,5年来投资60余万元,开发治理荒山荒坡100多亩,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园”。

今年42岁的侯建华,开过批发部,办过印刷厂,接受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2003年,他瞅准当地荒山荒坡,萌发了开辟荒山的念头。

面对100多亩沟壑纵横、乱石颇多的荒山地,侯建华没有却步。他雇来了推土机和帮工队,用机器推、人挖、车拉来平整坡地,经过3个多月的苦干,最终整平了坡地。平整坡地后,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先后引进种植速生核桃、李子树、杏树500多株,并在果园里套种蔬菜,这些树目前都已挂果。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果树和套种的农作物开始见效益,等到明年果树全部挂果后,这片荒山每年的收入少说也有几万元左右吧。”

光种树,投资大、见效慢,侯建华又把目标转向了养殖方面。他先于2004年建了两个大棚,养殖柴鸡2000多只,初见效益之后,又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综合养猪场,引进了“大约克”、“汉普夏”等优质能繁母猪78头,通过自养自繁后,每年生猪存栏最少也有700多头。综合的种植和养殖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自己富裕后,侯建华开始带动本村和周围的村民一起致富。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村民也开始发展养猪业,侯建华为乡亲们提供仔猪和种猪,无偿做技术指导。

在侯建华的不懈努力下,他的“山区生态园”已具规模,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天的“多生物、好环境、立体化、高效益”的生态园,但他还不满足,今年又开辟出了40多亩荒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