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之威——纵横四海的文韬武略 内容简介
虎喻武将,人所共知,而喻文臣虽稀,亦自古有之。古之道家玄门修心炼气,内丹派讲究龙虎交媾;古之采望侯气察占云气,气必成五彩龙虎,方知有王者之象。龙喻君主,自古明矣,君主若要成王称霸,必须王佐之才辅弼,正如道士若欲阴阳交通,必以阳补阴的道理相同。故是本书立意深远,在《龙之形》之后,命名《虎之威》,以飨海内方家读者,有识之士。
★虎之威——纵横四海的文韬武略 书摘
靖康元年(1126年),康王赵构在相州设大元帅府,派枢密副史刘浩募兵。岳飞再次参军,赵构很赏识攻打燕京时第一个爬上城墙的岳飞,命他去征讨土匪吉倩。吉倩早就听说过岳飞的事迹,不战而降。赵构封岳飞为武训郎。
开封告急,赵构命岳飞随刘浩前去救援,路上遭遇金兵,两军在滑台城
对峙。一天,岳飞指挥一百多名骑兵在河边操练,突然大队金军骑兵出现。
一些骑兵调马就要逃,被岳飞拦住。岳飞说:“金军虽然人多,却不知道我
们的底细,岂敢轻易进攻。我们如果逃跑,金军必然乘胜追杀,我们难逃一
死;我们要趁金军立足未稳之际杀过去,打他个措手不及。”说完,岳飞大
吼一声,率先冲进敌群,众骑兵跟在后边。
一位金将直奔岳飞,舞刀就砍,岳飞一枪扎中金将心窝。金兵见了,吓
得哇哇大叫。岳飞手中那杆金枪上下翻飞,杀得金军抱头鼠窜。岳飞趁胜收
兵,刘浩上书赵构。为岳飞请功。赵构发下委任状,提拔岳飞为秉义郎。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下开封,虏走了徽、钦二帝。康王赵构在大
臣们的拥立下继承帝位,即高宗,南宋建立。岳飞呈上一封信,向高宗献计
献策:“陛下您当了皇帝,这是国家社稷的大幸。您有各地赶来的勤王之师
可以调遣,而金军刚刚胜利,疏于防范,真是天赐良机,陛下应御驾亲征,
北渡黄河,收复失地。黄潜善、汪伯彦主张南逃避敌,酿成靖康之祸,是卖
国贼,陛下要多加提防!”岳飞出于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被斥责为越职言
事,被革职了。
岳飞回家后,结识了河北招抚使司的干事赵九龄,被引荐给河北招抚使
张所。张所主张抗战,受宰相李纲的委派,在河北一带募兵。张所见岳飞长
得威风凛凛,非常高兴。他问岳飞:“你能搏杀多少敌人?”岳飞说:“我
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这只是匹夫之勇。用兵之道贵在智取,而不在于好勇斗
狠。”
张所说:“那你对当今局势有什么看法?怎样才能守住黄河?”
岳飞说:“开封无险可守,乃兵家之大忌。我们应在郊区建立要塞,互
成掎角之势,任何一个要塞遭到进攻,其他要塞赶去救援,同时袭击敌军的
后方,这样,守住开封的把握就大一些。”
张所也有此想法,连连称赞。岳飞求道:“张将军若能提兵巡境,岳飞
愿效犬马之劳。”张所立即委任岳飞为武经郎职,命他追随八字军首领王彦
。不久,王彦奉命强渡黄河,攻打新乡。
新乡金军见宋军渡河,趁机猛攻。王彦下令撤军,高筑营垒,拒不出战
。岳飞多次请战,都遭到拒绝。岳飞抱怨道:“我们是来打金军的,现在却
……
★虎之威——纵横四海的文韬武略 本书目录
虎之精神
韩信
三军立帅舍我其谁
参加义军,只是无名小卒
封坛拜将,一举平定三秦
楚汉相争,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劳苦功高,最终落得兔死狗烹
郭子仪
提起他的名字无人不服
勤练兵马,受命于危难之际
收复两京,保住了大唐的江山
忠义千秋,最终平定安史之乱
单刀赴会,孤身吓退敌兵十几万
岳 飞
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
少年从军,向来是身先士卒
有勇有谋,岳家军战无不胜
恪尽职守,念念不忘还我河山
精忠报国,青山有幸埋忠骨
徐 达
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第一”
英勇善战,鄱阳湖大败陈友谅
高歌猛进,一举荡平张士诚
誓师北伐,连胜扩廓贴木儿
莫如徐达,浪淘尽千古英雄
曾国藩
创建大清王朝的最后劲旅
喜登朝堂,自叹升得太快
创办湘军,有了报效君王的机会
屡败屡战,终于使刀锋利
攻下天京,最终挽救大清王朝
虎之风范
孙武
兵家鼻祖享誉古今中外
吴王拜将,大鹏一日冲天起
称霸春秋,明主尚需贤臣
伐楚败越,牛刀小试便威震诸侯
急流勇退,《孙子兵法》大放异彩
孙膑
坐在轮椅上的战神
师拜鬼谷,没有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
惨遭刖刑,装
贡献者:lek_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