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生活

17岁以前,王秋杨生活在福建的山里,那时候她的父亲已经是野战部队的副军长。在他们驻扎的山里,周围全是农田,王秋杨的童年是在青草的香气里度过的。
直到17岁,王秋杨才第一次见到女人骑自行车,第一次见到大海,才接触到和她生活了17年的大山不同的地方。
梦想
在山里的时候,她曾经想做一个地质工作者,后来中国首次发现马王堆汉墓,她又想当一个考古学家,再后来希望自己成为个“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的工人。[1]
慈善2003年10月,她向西藏阿里地区捐款1000万,修建四所“苹果学校”,并成立了“苹果教育慈善基金会”目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和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同时她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掌握阿里地区的教育情况以及苹果基金的有效使用,她本人每年都前往阿里地区一次。
2004年因她对西藏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03年度海内外十位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的荣誉。
2005年,她入选“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前十名”。
2005年8月,自驾车前往西藏阿里地区,正式启动“苹果教育慈善基金”,“今典苹果学校”正式开学。
冒险经历1998年赴南极考察历险。
2000年,她以背包客身份乘坐小火车,漫游欧洲。
2003年,自驾车50天行程两万里,深入西藏和新疆罗布泊无人区,并出版“在路上”之书《极度体验》;
2003年6月,自驾车由青藏线进、新藏线出,深入西藏阿里地区进行原生态教育考察;
2003年7月,自驾车穿越新疆罗布泊无人区;
2003年10月,登顶海拔5396米的云南哈巴雪山;
2004年5月,登顶海拔5454米的四川四姑娘山二峰;
2004年7月,登顶海拔5640米的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
2004年8月,登顶海拔7546米的新疆墓士塔格峰;
2005年2月,攀登海拔5895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
2005年4月,赴北极探险,徒步到达北极点;
2005年7月,登顶海拔6206米的西藏启孜峰;
2005年8月,自驾车由川藏线进、滇藏线出,前往西藏阿里地区主持“苹果学校”开学仪式并启动阿里“赤脚医生”工程;
2005年12月,随极度体验“7+2”南极探险队,徒步到达南极点;
2005年12月,登顶海拔4897米的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
2006年5月,登顶海拔5025米的四川四姑娘山大峰;
2006年10月,登顶海拔8201米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2007年2月,登顶海拔5895米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
2007年5月24日登顶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2] 2010年2月2日,由于雇用的土著突然反水,由北京女性企业家王秋杨和《新周刊》社长孙冕等组成的中国7人登山小队,被困于印尼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并与外界失去联系。2日晚,经当地一有军方背景的富商出面干预,才帮助他们脱离危险。[3]
家庭丈夫是张宝全,并育有2个儿子。[1]
教育理念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帮助男孩们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精神上的爱和守在身边的爱抚对孩子一样重要,母亲不仅是个保护者,还是榜样,王秋杨是男孩们的偶像。[4]
著作《极度体验》
《风过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