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昂(?~1211) 男, 金代诗人。字德卿,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21岁进士及第。章宗时,任南和县主簿、良乡令,有政绩,迁监察御史。因作诗赠无辜遭贬的谏官路铎,以谤讪时政罪罢官。后来起用为龙州都军,以边功召入翰林。又因言事遭忌,出佐三司。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军随宗室完颜承裕至河北抗御蒙古。承裕逃亡,周昂临危不惧,城陷,与其侄同时遇害。
周昂博学多识,"文笔高雅,以杜子美、韩退之为法,诸儒皆师尊之"(李纯甫《故人外传》,《中州集》小传引)。他尊苏轼、抑黄庭坚,不满于江西诗派。论文针对宋金不良风气,强调内容的重要性,认为"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又说:"文章以意为主,以字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辞语之工,而岂文之正哉!"(《中州集·周昂传》)金代文学批评家王若虚是他的外甥,接受了他的主张,并在《滹南诗话》中保存了不少周昂关于文学批评的见解。
周昂诗存 100首,内容有咏怀、吊古、伤别、写景、边塞、悯农、论诗、题画等各种题材。其中以边塞诗最有特色,如《边俗》:"木杵舂晨急,糠灯照夜多。淳风今已破,征敛为兵戈。"写蒙金接壤处苛重赋税之扰民,即景抒情,感慨深沉。《莫州道中》:"大陵河东古莫州,居人小屋如蜗牛。屋边向外何所有,唯见白沙垒垒堆山丘。车行沙中如倒拽,风惊沙流失前辙。马蹄半跛牛领穿,三步停鞭五步歇。鸡声人语无四邻,晚风萧萧愁杀人",写东北边塞所见,白描如画,有新境界。他如《北行》、《山丹花》、《无题》、《翠屏口》、《鹊山》等,沉郁苍凉,在金诗中也不多见。
周昂原有《常山集》,已佚,存诗收入《中州集》。
《金史》 称:周昂,字德卿,真定人。父伯禄字天锡,大定进士,仕至同沁南军节度使。昂年二十四擢第。调南和簿,有异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路铎以言事被斥,昂送以诗,语涉谤讪,坐停铨。久之,起为隆州都军,以边功复召为三司官。大安兵兴,权行六部员外郎。
金史其甥王若虚尝学于昂,昂教之曰:“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又云:“文章以意为主,以言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辞语之工,而岂文之正哉。”
周昂,东汉末期人物,会稽人。周昕之弟,周喁之兄。袁绍部下,曾为九江太守,豫州刺史。在孙坚攻董卓间,被派与夺取孙坚屯兵地阳城,期后袁术派孙坚与公孙瓒从弟公孙越一同攻打周昂,周昂成功守城,流矢射死公孙越。在孙坚击退董卓后,本能升为豫州刺史,但周昂(三国志魏书八)或周喁(三国志吴书一)被袁绍派往代其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