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画院画十二月月令图(九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清画院画十二月月令图(九月)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图轴,绢本,设色画。纵:175公分,横:97公分。

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九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重阳的各种习俗如登高、佩茱萸、赏菊饮酒始于汉代,原先是避祸禳灾的迷信成份,据载东汉时汝南人桓景,随著方士费长房学习道术,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汝南会有大灾祸,你赶快回家,让全家大小佩带茱萸,登山饮菊花酒,便可消灾除厄。桓景便急忙回家,遵照老师所说,带著全家登山。到了傍晚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狗、牛、猪均已暴毙,这即是桓景消灾避祸的故事。随著岁月的流逝,迷信观念渐淡,到唐宋已成文人雅士饮酒、赏菊、登高、赋诗的节日。图中所描绘的正是菊花会的情景,船,运送著盆裁,人,从容地赏玩。野外则游人提著酒食,登高抒怀,极目远眺,各种绮丽风光尽收眼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