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张村镇张村镇位于邓州市西北30公里处,古为邓州“四大名镇”之一。东与赵集镇隔湍河相望,西邻淅川县厚坡镇,南接文渠乡,北十林镇。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13.75公里,总面积78.1平方公里。耕地79825亩。豫53线公路纵穿镇域,交通十分便利。镇政府驻张村集镇政教路东端。全镇辖张北社区、张南社区、冠军村、五湖村、郭王村、路寨村、贾桥村、朱营村、西裴营村、芦家村、杨楼村、高刘村、西河村、杜庄村、程营村、堰子赵楼村、梁庄街村、路庄村、赵家村、堰子王营村、李洼村、崔坡村、上营村、高家村、李楼村2个社区、23个村委会,129个自然村,347个村民小组,14192户,58885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高山族。镇域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岗丘,东部为平原,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境内河流主要有扒淤河、得子河、湍河,河流总长度32.5公里,流域面积18.8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质有沙土、黄壤土、黄胶土、黑粘土四种,呈带状分布。自然资源丰富,栽培作物有粮食、经济、油料、蔬菜、中药等160多种,品种400多个,动物种类齐全。
2、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张村镇渑池县张村镇位于崤渑古地、黄河之滨,东邻池底乡,南接英豪镇,西与陕县接壤,北临陈村乡。镇政府驻地张村。总面积52平方公里,下辖张村居委会、曹窑居委会两个居委会和张村、杜家村、河南庄村、庵北村、漏泉村、苏秦村、荆村、桑树坪村、三化沟村、曹窑村、高桥村、利津村、杨家新村13个村委会,人口2.5万人,耕地面积达31314亩。
张村镇的交通十分优越,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S314线穿境而过,地方公路、铁路网横贯东西,四通八达;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铝矾土、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以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境内有义煤集团下属曹窑煤矿、华兴公司、义翔铝业、三门峡粮食储备库等十余家单位。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山上搞开发,山下搞调整,招商建小城,全镇抓养殖”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条主线,着力打造工业强镇、畜牧大镇、财政富镇、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步伐,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招商引资、城镇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全镇肉牛存栏1.1万头,被 河南省定为“豫西第一活牛供港基地”。2006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5亿元,财政收入10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2元。先后被上级授予“国家级、省级重点镇”、“省级科普示范乡镇”、“省级文化建设先进乡镇”、“全省‘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集体”、“市级五好党委”、连年被县委、县政府记大功。
全镇工业基础雄厚,先后引资兴建了棕刚玉、万吨碳酸钡、60万吨氧化铝,在实践中探索和形成了一条矿产品开采、加工升值的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张村镇位于利辛县西北部,西与太和县苗老集镇毗连,北与涡阳县高公镇、店集乡接壤,南滨西淝河省道阜(阳)、界(首)凤(台)公路,S202、S308线贯穿境内,交通十分便捷,为利辛县三大建制镇之一.辖村委会30个,总面积108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地张村铺,距利辛县城27公里。张村铺为一古镇,唐朝时名叫鲁丘堡。
张村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先秦,为吴楚边境隙地,屡成陈兵鏖战之所。公元前536年,楚令尹子荡帅师伐吴,师于豫章,次于乾溪,吴人几其师于房钟。乾溪,即今张村铺一带;房钟,即今阚疃集。公元383年,秦晋淝水之战,境内为晋掩击破秦重要战场。公元1635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颍州,下蒙城,境内为励兵秣马之野。公元1852年,皖北捻军起义,刘洪立、王之重、江台陵、孙葵心、程大宽、郭明栋、林道修等,相继揭竿竖旗,聚众响应张乐行。公元1863年,捻军主帅张乐行,集中20万人马,与清军决战于张村铺。1927年2月,张耀祖、李怀恩、邵友莲、邓万益、陈奎清、邓绍尧等,成为境内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4月9日,在阜阳举行的皖北土地革命大暴动中,中共王人、马店、牛拐湾党支部,组织数千名农民协会会员参加起义。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境内有大批热血青年,投奔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推翻三座大山,有270多人为国捐躯,献出了宝贵年华,张村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乡镇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7.8万
乡镇特色:地理位置优越(省道202、308线交汇处);商业繁茂(利辛、太和、涡阳交界最大的农畜产品交易中心);特色经济突出(周边县市最大的黄淮白山羊养殖基地)。
乡镇理念:突出三大经济(畜牧、民营、劳务),利用五大贩子(羊贩子、牛贩子、猪贩子、粮贩子、棉贩子),形成五大区域(良繁、蔬菜、经果、林草、水养殖)。
4、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张村镇位于威海市区西海岸,面积60.2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七个社区居委会,610家企业,总人口7万人(其中本地人口1.5万人)。 威海环翠省级旅游度假区于1992年5月由威海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1993年11月8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度假区位于环翠区西海岸,总控制面积是60.24平方公里,两面环山,两面临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境内里口山林木生长繁茂,北海岸有国家级保护森 林,海岸线长13公里,滩涂6平方公里,水深15米以内浅海面积11平方公里,天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海水浴场风景秀丽,大气、水质、噪声等环境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是旅游、度假、避暑的好地方。区内两条主干线烟威一级公路和烟威二级公路横穿腹地,沟通了度假区与外界的海、陆、空港(站)的联系,是距威海市区最近的行政区域之一。。度假区距威海市中心8.5公里,距威海港10公里,威海火车站20公里、威海机场30公里,西距烟台60公里,距青岛300公里。
5、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村镇张村镇位于平陆县西25公里处,北依中条山南与河南三门峡隔河相望,东与三杜马乡接壤西与常乐镇隔沟为邻,全镇共有云寺村、土庙村、西沟村、申咀村、马咀村、韩村、辛店村、新村、西吴村、上张村、试验队村、下张村、前南村、后南村、西南村、西张峪村、东张峪村、沙口村、东坡村、北村、窑头村、太阳渡村、大涧北村、小涧北村、后地村、关家窝村、三湾村、后沟村等28个行政村、158个居民组、6818户、28000余人、国土总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0余亩,其中经济面积20000余亩,占到了全镇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
张村镇是2001年由原张村镇和老城乡合并而成的,原老城乡就是平陆县老县城所在地,这里文化地蕴很深、人杰地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风平公路和风南公路分别横穿而过,太阳渡渡口具有300余年的渡史,其中太阳渡的晚霞是平陆著名景点之一,具有一鸡鸣三省之说。
张村镇基础设施齐全,水利资源充裕,28个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水、电、路、校”配套,移动、联通、电信分别建立信号接收塔,开设了营业网点,全镇现有水库5座,提水电灌3处,机井100余眼。尤其是2004年底,争取国投资金80余万元,修复的韩村电灌,已成为全镇的一大景观,其壮观场面和优雅的风景成立了人们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
张村镇资源丰富,矿产品有铁、硅、金银等,矿产资源,黄河滩涂占全县滩涂面积的80%,速生杨全镇面积达到20000亩,油松面积达到18000亩,其中苹果素有“苹果之乡”的美称,现有16000余亩苹果,4000余亩热性水果,果品经济是全镇的主要支柱。近年来,随着资源的不断优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镇已行程了”果、桃、牧、菜、菌、烟“六大产业格局,其中沿河的日光温室及露地蔬菜已具较大规模,涧北的芹菜早在500年前已是贡品;培育的粉红女士、GS58、澳洲青菜三大苹果基地已初具规模;沿河热性水果桃、李、杏、葡萄已形成气候,远销全国各地。太阳渡、西张峪等五个养殖专业村,存栏数达到了17000余头。全镇经济已呈现出了千帆竞发,通船竞争的良好局面。
6、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张村镇张村镇位于商州城区东15公里处,312国道边,西南铁路穿境而过,属温一类区,年降水量700毫米,无霜期220天,全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735亩,辖14个村,113个组,4227户,总人口16706人,其中农业人口16500人,劳动力8611人,富余劳动力3000人。
张村镇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对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的桔梗以色白、条长、肉厚、质优而畅销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