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哩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瑶族民间的一种歌谣体裁。流传于广西大瑶山自称“拉珈”的瑶族民间。“香哩”是瑶语译音,也是歌唱者对对方的称呼。这种歌首末句一般以“香哩”为尾音,香哩歌以此得名。

“香哩”的含意视具体场合而定。对朋友唱,“香哩”即朋友、伙伴等意思;对情人唱,“香哩”即阿哥、阿妹、情哥、情妹等意思。如果某首歌较长,为了加强情感,避免单调,歌中还常夹用与“香哩”同一意义的称呼语,如“岁雅”、“人嗳”、“堂值”、“堂巴”等。

“香哩歌”的句子长短不定,每首的行数也不等。意完歌止,近似自由诗。一般不押韵,但讲究排比和对偶。

“香哩歌”有唱调和喊调两种。唱调柔和婉转,喊调高昂奔放。唱调的内容较广,可以诉说苦楚,可以谈情说爱,也可以歌唱劳动和生活等等;喊调则以爱情和谐趣为主要内容。

“香哩歌”语言朴素,比喻生动,富有山区风味和瑶族特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