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阮(ruǎn)光禄:阮裕,字思旷,阮籍族弟,以德行著称,长期隐会稽剡县。他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今在浙江新昌。③意:想④何以车为?:何……为,干什么。要车子有什么用?
标准译文:
阮裕在剡县做官,曾经有一辆非常好的车子。若有人向他借用,阮裕没有不借的。有一次有人因葬母亲而需要用车,想借车(但想到阮裕的车太好了),而不敢开口问阮裕借车。后来,阮裕听说了这件事,感叹说:"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把那辆车烧毁了。
我们能看出阮裕有着性格:直率、助人为乐以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性格。
阮裕焚烧的不仅仅是马车,真正燃烧的是私心! 不能体现使用价值的东西,留着作甚!
1.意欲借而不敢言 意:心里想
2.阮后闻之 之:这件事
3.遂焚之 之:那辆车
带有故事性的译文
阮裕住在剡地的时候,曾有一辆很漂亮的车子。这辆车子的结构结实、造型美观,就连拉车的马的皮毛也是刷得平滑整洁。尽管阮裕把这辆车子视若珍宝,但无论谁来借用他的车子,他都十分爽快地答应。
一次,阮裕一位邻居的母亲去世了,在为母亲送葬的时候,邻居很想跟阮裕借车子。但他转念一想,死人是很不吉利的事。最终,这位邻居放弃了向阮裕借车子的想法。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阮裕的耳朵里。阮裕叹息着说:“唉,我有车子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现在却让人不敢借用,还要这车子干什么!”说罢,阮裕放火把心爱的车子烧掉了。
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感叹,阮裕的确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含义]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
[出处]《世说新语》相传是南北朝的刘义庆所编撰的。
阮裕人物简介
阮光禄即阮裕,河南陈留人,与阮籍同宗。他生活在东晋时代,素以通情达理、爽快无私著称,官至侍中。这个官不大,但由于能够出没在皇帝身边,倒也重要。不过,东晋时代的政治比较特别,皇帝没嘛作用,权力都集中在辅政的大臣手里,所以这个侍中做的也就味道索然了,加上阮裕这个人没什么功名心,所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觉得首都建康的生活没嘛劲,便以身体不好为由,辞职去了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在那里,阮裕买了一套房子,花去了不少积蓄:因为当时的会稽,是东晋最大名人聚集地,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各路高人喜欢隐居在这里,导致房价上升。期间,朝廷任命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被阮老拒绝啦。
阮老爷子有个特别的爱好:收藏车子。有的是老古董啦,很是值钱。其中有一辆车是东汉时代传下来的,有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木材好,所以很皮实,阮裕又懂车,为其做了精美的装饰,看上去特别漂亮。据说,包括貂禅他后爹王司徒在内的不少名人都坐过此车。尽管阮裕视此车为自己的心爱之物,但若有人借,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爽快嘛!
有一天,阮裕邻居的老娘死了。邻居以前就找阮裕借过车,这次又萌生了借车的念头,但思前想后,觉得毕竟是办丧事,不吉利呀,阮裕平时往外借车虽很慷慨,但这一次……这样一想,邻居也就放弃了借车的念头。后来,事情传到阮裕的耳朵里,搞得老爷子很不舒服。为嘛?觉得有愧于邻居:“俺有车,为的是能给大家带来方便,但在关键时刻别人却不敢借,你说要这车还有嘛用?”最后,越想越别扭,一把火把车给烧了。
从阮裕的车灰中,我们自然可以提炼出一个人的爱心。阮裕的无私助人,自然会赢得我们的尊敬;但邻居做的也没错,家人死了,以其晦气,不向阮裕借车,自然比向阮裕借车更符合人之常情。反过来说,你阮裕与人家的交情似是没到那份上,人家老娘死了为嘛要向你借车呢?顺便说一句,现在的车与东晋时的不太一样了,所以阮裕焚车的故事也就空前而绝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