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移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英文名称Redshift effect

介绍红移是多普勒效应(Dopler Effect)的一个方面。当一个波源离你远去时,你接受到他的波长变长的现象叫红移。相对的当他向你靠近,接受到的波长变短的现象叫蓝移。大自然七色光中波长最长的光是红光,波长较短的光是蓝光(紫光最短),所以叫“红移”和“蓝移”。

红移物体的光或者其它电磁辐射可能由于运动、引力效应等被拉伸而使波长变长。因为红光的波长比蓝光的长,所以这种拉伸对光学波段光谱特征的影响是将它们移向光谱的红端,于是这些过程被称为红移。

第一类红移 多普勒红移

当一个物体,比如一颗恒星,远离观测者而运动时,其光谱将显示相对于静止恒星光谱的红移,因为运动恒星将它朝身后发射的光拉伸了。

第二类红移 宇宙学红移

它由于宇宙空间自身的膨胀所造成的,例如遥远星系离我们远去。这并不是因为星系在空间运动,而是星系之间的虚无空间(严格说是时空)在膨胀。

第三类红移 引力红移

当火箭在引力场中向上运动时,它损失能量并减速。但光不可能减速;光永远以比300,000公里每秒小一点点的同一速率c传播。既然光损失能量时不减速,那就只有增加波长,也就是红移。

发现者是哈勃。为了纪念他这个伟大贡献,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太空望远镜。

光在稀薄电离气体中传播时的红移效应广阔的宇宙空间并不是真正的真空。实际上不同区域存在有密度不同的极其稀薄的电离气体。光量子在这样的空间中传播时存在有一种‘软光子发射过程’。本文对这一‘软光子发射过程’进行讨论。由于这个软光子发射过程的存在,光量子在这样的空间中传播过程中要产生红移。计算这一红移的公式在文中也已导出。利用这个红移,许多已观测到而无法解释的天文现象可以很好地加以解释。

红移公式

z=v/c (忽略相对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