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面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英文名称裂面效应:Cleft surface effect

裂面效应定义裂面效应即裂面接触效应,也就是在反复荷载下的钢混材料,开裂的砼再受压时,具有裂面局部接触以传递压力的效应。

裂面效应原因造成裂面效应的根本原因是在裂面重新受压时,骨料咬合作用使裂缝在完全闭合之前就已传递较大的压力。试验指出∶裂缝越宽,裂面接触效应越显著。

理论提出TJ朱伯龙老先生1981、1982年相继在中美钢筋混凝土抗震讨论会与第六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发表了钢筋混凝土低周疲劳时的“裂面效应”的理论,得到了国际上知名专家如Bresler,Tassios等的好评。这一成果被纳入了欧洲混凝土协会(CEB)的有关文件中,他对钢筋混凝土非线性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动力、徐变、预应力等许多方面,均有所建树。

相关条件与相关的构件破坏效应有关的是:

1、裂缝宽度,裂面越宽接触效应越显著

2、当裂缝宽度反复维持在某一范围时(1。75-2。3mm)接触效应出现疲劳现象,闭合所能传递压力逐步降低。

3、开始产生按接触效应的裂缝宽度与历史上达到过的裂缝最大宽度之间的比值,随历史上达裂缝宽度的增大而减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