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画伏虎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清人画伏虎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纵:21.3公分 横1:4.7公分

清人,伏虎出自菩提叶罗汉册,菩提叶,设色画。

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所以寺院中经常会栽种菩提树,或是以它的叶片来抄写佛经、绘作图像,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本册各幅就是先画在菩提叶上,再装裱成册。

画里是以佛教中的罗汉群像作为主题。罗汉原本是独善其身的修行者,後来逐渐衍生出具有渡化众生的菩萨特质。在佛教诞生的印度,并没有形成对于罗汉的信仰,但在中国却十分盛行,也常成为文学与艺术创作所取材的对象,而且常常是以十六位、十八位、或五百位的群组出现。

这套册页共有三十幅,都是描绘成群的罗汉,总计共有五百位。在相对的另一页上,则是用金来书写佛经。能够用来作画的菩提叶并不容易寻得,又是以真金来抄经,从材料的角度来看,便十分珍贵。传统上,罗汉通常是作出家人的打扮,也常被画成外国人的像貌,所以画里有几位的肤色较深,或是穿著非属汉人的衣服。罗汉们或是谈道说法,或是展现神通,降龙、伏虎、眼观花洒如雨、天降好音等奇迹发生,带有许多超现实现象的描绘。

这里所选的「伏虎」图,便是最常见的罗汉形象之一。画中的人物造型清雅,除了将骑虎、打虎的动作置於画面中心外,其他人的视线焦点也向中央集中,所以主题明确。不知名画家的用笔细致,又采用鲜豔华丽的色彩,在藏青色底纸的衬托之下,人物显得更为突出。

本册为刘永楙、永仁、永益、永理先生兄弟所捐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