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山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四川省剑阁县元山镇基本概况

剑阁县元山镇,位于川北,地处梓潼、盐亭、南部、剑阁四县交汇处。东连演圣镇及南部县、盐亭县,西南接梓潼县,北邻王河镇。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44个村民组(强村并组后合并为72个组),1个居委会,5个居民段(组),7771户,总人口30000多(其中农业人口27178人),有耕地34313亩。财政总收入334万元。

税改前人均负担129元,税改后人均负担79元,人平减负50元,减幅38%。

元山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

29782

15553

14229

家庭户户数

8491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685

家庭户男

15498

家庭户女

14187

0-14岁(总)

7331

0-14岁男

3827

0-14岁女

3504

15-64岁(总)

20545

15-64岁男

10864

15-64岁女

9681

65岁及以上(总)

1906

65岁及以上男

862

65岁及以上女

104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9111

历史变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因在元仓山建成一庙,名元山庙,后兴场,故名。1935名建元山区苏维埃,1936年设联保处,1940年改为元山镇,不久改为元山乡公所,1950年设第四区,1955年建制元山区并设元山乡,1984年撤乡并镇,1992年撤区建镇,将原时古乡并入元山镇。

经济发展

元山镇属丘陵地带,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稍低,海拔600—700米。多鸡爪状低梁,山间坡面平缓,且有平坝分布。西南边沿最高处海拔786米,东南部边沿最低处433米,场镇海拔490米。主要溪场党家河、姚家沟由南向北或东流淌出境,年均温16.3度,一月均温5.3度,七月均温26.2度,无霜期280天,年降水量900毫米,夏秋多降水,树木以柏为主,多梯田梯地,属夹沙土壤,土质肥沃,水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油菜、中药材等,粮食总产达到15700吨,人均占有粮食562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元,油料总产1000吨,生猪存栏(出肥)27930头,工业总产值达到2508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13963万元。

集镇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洞天文化公园(佛家寺)位于集镇西北近郊,经中共剑阁县委统战部。剑阁县文化局批准创建的融民族宗教文化,现代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系列游乐观光景点,多渠道吸引资金50万元,每年旅游纯收入3万余元,新颖别致的亭台楼阁成为集镇全民健身活动的最佳场所;红军烈士陵园成为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基地。元山镇被授予剑阁县“十佳文化先进镇”、“戏曲之乡”和“四川省文化先进镇”。

2、四川省平昌县元山镇基本概况

平昌县元山镇,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通江河畔,与云台镇隔江相望;西至巫山峡沟与土兴乡遥相呼应;南与江口镇接壤;北与得胜镇和通江县三溪、双凤乡毗邻。南距平昌县城22公里,交通便利;通江、巴河二水环绕东西两翼,巴灵、大寨、高届三山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属盆周深丘低山地貌。全镇幅员110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30个村民小组,人口26200人,耕地面积22878亩。

农、林、牧、副、渔五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小集镇建设迅速,商贸集市活跃。文化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镇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村级小学16所;乡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站16个。光纤、广播电视入户率达78%,各社程控电话开通,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镇。

在“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元山”的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七”报告要求,元山镇党委、政府大力招商引资,正按既定思路和目标,努力打造平昌县“生猪养殖园区第一乡镇”。元山镇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投资环境优良。

元山镇下辖村:

元山镇福泉村

元山镇宝田村

元山镇白坝村

元山镇七一村

元山镇普同村

元山镇平桥村

元山镇盘石村

元山镇粮丰村

元山镇松岭村

元山镇二教村

元山镇金竹村

元山镇石楼村

元山镇铁炉村

元山镇石板村

元山镇广化村

元山镇爱国村

元山镇鱼岭村

元山镇幸福村

元山镇红旗村

元山镇柳河村

元山镇双狮村

元山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29782

15553

14229

家庭户户数

8491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685

家庭户男

15498

家庭户女

14187

0-14岁(总)

7331

0-14岁男

3827

0-14岁女

3504

15-64岁(总)

20545

15-64岁男

10864

15-64岁女

9681

65岁及以上(总)

1906

65岁及以上男

862

65岁及以上女

104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911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