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汹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云商山樵者石下得之,后中宣南鹜洞庭风浪汹然,因泊舟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中宣,言此镜乃水府至宝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龙城录》

上以疾不朝重华宫,孝宗崩,又不能发丧,人情汹然。--《余端礼》

汹然(汹涌翻腾貌)

xiōng

<动>

(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be sweeping and surging;turbulent]

汹,涌也。——《说文》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唐·杜甫《大会渡》

填其汹渊,毋使水清。——《韩非子·杨权》

又如:汹呶(水势喧嚣翻腾貌);汹急(水势湍急);汹怒(水流激荡);汹然(汹涌翻腾貌);汹溶(水势翻腾上涌)

xiōng

<形>

形容声音大;喧嚣 [roaring]

汹汹、嗑嗑,皆水声也。——《尚书大传》

飘风来之汹汹。——《楚辞·逢纷》

又如:汹汹拳拳(喧闹欢腾的样子);汹赫(形容气势盛);汹汹(形容声音喧腾迅疾)

形容纷扰 [tumultuous]。如:汹怖(骚乱恐慌);汹汹茫茫(形容嘈杂、纷乱);汹动(喧扰不宁)

汹怒

xiōngnù

[angry] 猛烈的或不祥的自然现象

汹怒的暴风雪

汹汹

xiōngxiōng

[tumultuous]∶因争论而引起的喧嚷

而不汹汹。——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surging]∶水腾涌的样子

[agitated]∶骚乱不宁

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三国演义》

[violent]∶形容声音喧闹;亦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汹涌

xiōngyǒng

[surge;dashing of waves;rush of torrent;be sweeping and surging] 水势翻腾上涌

海中波涛汹涌,小船儿上下颠簸

汹涌澎湃

xiōngyǒng-péngpài

[tempestuous] 原义是指洪水猛然上涌的样子,现在则常用来形容人群的活动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沸手暴怒,汹涌澎湃。——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xiōng

ㄒㄩㄥˉ

〔~~〕a.波涛声,如“波声~~”。b.形容喧扰,如“天下~~”,“议论~~”;c.形容声势很大(含贬义),如“气势~~”,“来势~~”。

〔~涌〕水势很大,向上涌,如“波涛~~”、“~~澎湃”。

郑码:VOZI,U:6C79,GBK:D0DA

笔画数:7,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45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