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亶父,一名古公或古公亶父,古代周族首领,传为后稷第十二代孙,周文王祖父。公亶父是使周族兴盛的一位重要人物,后武王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周太王,太吴姓族谱中,尊古公为先祖。《诗经•閟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迁周族于岐山之阳的周原和开始翦商的事业,是公亶父两项最大的功绩。
当值殷商之世,西北戎狄屡犯邠地(今陕西彬县和旬邑县一带)。“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以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史记》周本纪第四)。为此,“商小乙二十六年,古公亶父率姬姓族周氏二千乘,循漆水逾梁山来到岐山(箭括岭)下的周原。豳和其它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扶老携幼皆来归附。”(1996年版《岐山县志》。)
公亶父改变了游牧民族的风俗,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商王)武乙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竹书纪年》。因地处周原,故姬姓从此称周人,“定国号为周,粗皆国家雏形。”
公亶父使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奠定了周人灭商的基础。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王季的儿子昌,即周文王。
古公亶父是公刘的第九世孙,殷商后期,率部迁到渭河流域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适宜农作物生长,于是这支部落逐渐强大起来,灭商建立了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