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历史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准南第一",山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谷林堂平山堂北的谷林堂建于北宋元枯年间(1086~1094年),系苏东坡由颍州徒知扬州时,为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而建,取东坡"深谷下窃宛,高林合扶疏"诗句中的"谷林"两字为堂名。堂内悬有槛联和书画等作品,环境十分清幽。
平山堂是游目骋怀的好地方。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这是名闻遐迩的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太守时所建。可敬的是欧公不为世俗所羁,一到扬州,就爱上了蜀岗,于是在此建堂。史载,每到暑天,公余之暇,他常携朋友来此饮酒赋诗,他们饮酒方式颇为特别,常叫从人去不远处的邵伯湖取荷花千余朵,分插百许盆,放在客人之间,然后让歌妓取一花传客,依次摘其瓣,谁轮到最后一片则饮酒一杯,赋诗一首,往往到夜,载月而归,这就是当时的击鼓传花。如今悬在堂上的“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匾额正是追怀欧公的轶事。
而“风流宛在”的“流”少了一点“在”多了一点、意思是想让欧公的事迹、品格、流到现在。
欧阳修祠谷林堂北即欧阳修祠,又名六一祠,系清光绪五年(1879年)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塘建。词面阔5间,前有回廊,方梁方柱,挑槽飞角。词壁上嵌有根据清宫藏本摹刻的欧阳修像,由于光线和观看角度的关系,远看白须,近看黑须,神态自若。词中悬有"六一居士"匣额,原为欧阳五塘书题。
欧阳修的诗句欧阳修最爱莲花,其后调任安徽阜阳,到任第二天,他就来到该城的西湖之滨,见湖面开阔,但杂草丛生,于是遍植瑞莲和黄杨,使西湖顿改旧观,夏日时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于是他写诗道:“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可见他是按照扬州瘦西湖的景致安排阜阳的山水。堂前朱漆红柱上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是清太守伊秉绶所作,上联以山喻人,显现当年高朋慕名而至,谈古论今的盛景;下联借欧公《醉翁亭记》中句,表现欧公无法施展抱负的郁闷和乐观自适的落宕情怀。造句既佳,书法古朴,为平山堂楹联之冠。
平山堂 诗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朝代】
【诗文】:
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
中山大学平山堂平山堂———原为广州中山大学的建筑物,1922年9月兴建,4年后完工。“平山”之名源于爱国港商冯平山先生。冯平山(1860年—1931年),名朝安,字昆炎,号平山,广东新会县会城镇渡湾街高第里人。冯氏自小跟随叔父往泰国经商,从学徒、采购做起,逐渐发达,生意涉及航运、银行等。清末,冯被封为中宪大夫光禄寺署正(属六品官职)。1925年,又获港英政府颁赠“太平绅士”荣衔。
冯平山一生重公义,轻私财,待人以诚,社会推祟。他曾支助粤港两地慈善公益事业,如广州方便医院、香港东华医院等。当得知西方国家重视教育,他深感本地教育之落后,全力倡办学校,如民国初年的香港汉文中学、新会平山贫儿义塾、平山小学等。1922年,冯平山捐资兴建广州高等师范学校附属高小校舍,并捐资1.5万元作为奖励优等生的基金。校舍1926年落成,学校将新建的礼堂命名为平山堂。平山堂兴建之时,中山大学尚未成立。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办广东大学。1926年7月,广东大学改名中山大学。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在平山堂的小礼堂作《农工政策》的演讲。平山堂作为中大教师宿舍,梁实秋、朱师辙、罗香林、陈望道、吴宓、王力、杨树达、岑仲勉、商承祚、王起、刘节等,曾在这里工作和居住。1946年1月30日,为声援“一二·一”昆明学生的爱国民主行动,2000多名中大学生在平山堂集中后上街游行。1949年11月2日,人民政府接管中大,也是在平山堂开的大会。
平山堂一直服务教育事业,除广州高等师范学校和中大外,中山大学附中(1936.9—1952.8),后来是华师附中(1952.9—1956.8)。华师附中搬入石牌后,平山堂成了华附广州分校。之后又经历了广东科学技术学院附中(1961.3—1962.6)、华师附中广州分校(1962.7—1963)、广东省实验学校(1963—1968)、广州市第六十中学(1968—1978)和今天的广东实验中学。1990年,省实改造校园,平山堂的大部分被拆除,成了新的教学楼及室内运动场,现仍有一部分建筑“健在”。
平山堂 - 曹赞(油画)画家曹赞自小住在旧中大大院内的西堂,儿时经常到平山堂附近玩耍,凭着旧时的记忆和老照片以及平山堂的剩余部分,创作了这张油画(见右图),以唤起后人,对冯平山先生的敬意以及各时期校友对校园生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