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作93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作93(中作8593)

审定编号:津审稻199500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亲本来源:中作44/竹恢早//恳丰10号

品种来源: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于1979年以(中作44/竹恢早)F2为母本,恳丰10号为父本人工杂交,1985年育成。

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65-170天,株高100厘米左右,穗粒数100-110粒。株型紧凑,叶下禾,茎杆坚硬,耐肥抗倒伏。结实率高,耔粒饱满,无芒,千粒重25-26克,后期转色好,活棵成熟。增产潜力大,生产上良种良法配套亩产可达700公斤。耐盐碱,后期抗寒性好,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感恶苗病和稻曲柄,中抗稻飞虱。米质优,据中国农科院品资所1990-1992三年分析结果平均为糙米率83.2%,精米率75.3%,整精米率70.6%,垩白率13.6%,垩白度1.37%,蛋白质8.9%,直链淀粉16.8%,糊化温度低,胶稠度软,“七五”育种功关被中国水稻所列入一级米。

栽培要点:①播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处理,防治恶苗病。②稀播育壮秧,适时早插。四月上旬育秧,五月中下旬插秧。③本田化肥作底,合理施肥促早发,巧施穗肥和粒肥,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④重视肥水管理,保持根系活力腊熟期湿润灌溉,适当晚停水,利于提高米质。⑤加强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产量表现:1992年天津市春稻(大穗型组)区域实验六点平均亩产491.1公斤,较对照津稻1187增产2.7%;1992年天津市春稻(大穗型组)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548.7公斤,较对照津稻1187增产1.4%;1994年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477.9公斤,较对照津稻1187减产6.8%;1994年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501.2公斤,较对照津稻1187减产2.8%。1992~1994连续三年天津市宁河县大辛乡小月河村3000亩产550公斤。最高单产可达700公斤以上。

适应范围:适宜在天津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地区做一季春稻种植。

备注:

199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5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2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