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台风景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金刚台景区位于商城县东部约20公里苏仙石乡,为淮阳地质构造,岩石多为花岗岩、片麻岩,经风化后形成的母质多为残积和坡积母质。景区系亚热带湿润区北端向半湿润区过渡地带,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蒸发量1287.7毫米,年均湿度为77%。景区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138平方公里,海拔最高1584米,最低300米。地形复杂,山势陡峻,为一强度切割的岩石山区,岩石裸露多;坡度一般在25—40度之间,险处可达90度,由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和外力的侵蚀切割,形成了众多的“V”形山谷和峰林状地貌以及众多的溪流、潭瀑、洞穴、怪石。

 金刚台群峰林立,峻秀奇伟,千米以上的山峰近10座,主峰海拔1584米,连“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玉皇顶也自叹弗如。金刚台山势雄伟,群峰叠起,怪石幽洞比比皆是,瀑布深潭时映眼帘,珍禽怪兽出没其间,奇草异木琳琅满目。在这里,不仅有美不胜收的旖旎景色,还有着广为流传的动人神话。

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

 相传在先秦时期,大别山的主峰不叫金刚台而叫猫头山,远在山海关外。秦始皇修长城时,因当时山海关内外山峦重叠,搬运砖石非常困难,便令手下用九条龙筋制成了一条赶山鞭,第一鞭把泰山赶到神州之东,再赶华山到神州之西,又赶衡山于神州之南,第四鞭,把恒山赶到了神州之北,第五鞭,把嵩山赶到了中原。赶完了五座大山,回头一看,还剩下一座猫头山,把它赶到哪里去呢?下人赶紧报说:中原东南有一片内海,海里有条孽龙经常兴风作浪,危害生灵。秦始皇仰天大笑一声,扬起鞭子,要把猫头山赶去填塞内海,镇压孽龙,刷地一鞭下去,猫头山纹丝不动,又一鞭,还不见动弹,第三鞭狠狠地抽下去,将猫耳朵抽掉一只,还是一动不动。秦始皇怒不可遏,亲谒玉帝,请来八大金刚,将猫头山抬起甩出,填住内海。躲在海底的那条孽龙被压在山下还摇头摆尾地拼命挣扎,将猫头山震得乱晃。秦始皇见此情景,忙从东海借来一根定海神针制服了孽龙。因猫头山是八大金刚所抬,所以叫“金刚抬”,后来演变为“金刚台”。至今,金刚台上还有一巨石宛若猫头一耳,人称之为“猫耳石”。 

 金刚台省级自然保护区:金刚台景区属亚热带森林生态类型,对研究我国亚热带北缘的动物分布规律,贮存生物资源等具有重要价值,是河南省进行南北动植物引种和驯化的主要基地。根据区划大别山属东洋界华中区,金刚台为华中区和华北区过渡地带。

 198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刚台自然保护区为全省12个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地处南北气候、土壤、生物过渡地带,植被类型复杂,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各类陆栖脊椎动物250多种,成为排名全省第一的绿色宝库。动物有肥鲵、娃娃鱼、石花鱼、隆肛蛙、金钱豹、艾豹、獐子、野羊、白冠长毛雉、猫头鹰、恨虎鹰等;植物有千头柏、龙顺柳、檀香、大别山五针松等,茶叶、桔梗、天麻、茯苓、生漆、板栗、木耳、猕猴桃、桐油、乌桕更是这里驰名中外的十大名产。其中,商城肥鲵为也界独有,“大别山五针松”为国内独有,“石花鱼”为江北独有。

 金刚台春季杜鹃遍山,鸟鸣婉啭,夏日瀑布高悬,云雾缥缈,秋天枫叶似火,野果垂枝,冬季披盔带甲,银装素裹。风光景点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金刚台景点区,有两弯月牙比肩仰卧、如悬西天的大小月亮口,有海拔1351米的猫耳石,有位于皇殿山东侧的擎天石柱,有1932年曾被辟为红军医院的女人洞。水帘洞,悬于金刚台半山腰,宽7米,最深处5米多,高6米,水从岩头处流下,形成一道雨帘,雾光弥漫,水声喧喧。爬石岩、老鹰岩、豹子岩、仙人桥、秤砣石、石人观海、骆驼石、孔雀开屏石、婆婆石、稻仓石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东河景点主要有仙迹石,此石位于苏仙石河段东岸,相传为苏耽成仙飞升处,苏耽留下的两脚印迹仍清晰可见。石船石3米大小,酷似舟船,船头尖尖翘起,船下清水潺潺,石船如同顺流而下,有九丈岩、九丈潭,岩上飞瀑直下,潭下清流跌宕,喷银吐玉,水花飞溅,煞是好看;西河景点有华佗庙,庙中原塑有华佗、关羽、如来、观音神像。传说三国名医华佗来此采药济民,百姓感其德,建庙祭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腊月初八为佛爷会,九月初九为华祖会,九月十九为关公会,其中以华祖会最为壮观,数千人拜佛、打醮、唱戏。头寨门、二寨门、白龙潭、死潭、黄龙潭、娃娃鱼石等景点也都各具特色。

 碧莲峰:位于金刚台主峰之北,天梯峰之西,北距苏仙石乡政府约13公里。碧莲峰,又名白脸石,为岩壁结构的石体山,峭壁仞立,色灰白,既有黄山之奇,又有华山之险,峰上林木葱郁,湍溪众多,山体巍峨;与主峰相接处多为百丈绝壁,难以攀登,且峡深林密,成为一个独立景区,极具观赏价值与发展潜力,峰壁多古松,且有极为罕见的“大别山五针松”,该松为日本五针松种,中国唯此地独有。峰下野生天麻、贝母、灵芝、桔梗丛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 平顶铺:位于商城县苏仙石乡东河村,海拔1584米,为金刚台主峰,即大别山在河南境内的最高峰,同时也是金刚台景区的中心点,由此可四通八达,也是河南与安徽的分界岭,顶部平坦,曾降过直升飞机,顶部西坡还有涌泉,泉边河南柳丛生,印证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平顶铺一带还有关于野人及超自然现象的种种神秘传说,常有野猪、野鸡、豹子出没。登临峰顶,豫皖大地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荡气回肠。峰东坡安徽境内尚存明清时期“铁瓦寺”遗址。

 乌龙潭:系金刚台风景区西河景区的核心景点,它位于西河上游,朝阳洞与皇殿之间的河谷中。它并不是以潭大水深而著名,而是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悠久的求雨习俗而扬名。潭深有50多米,位于皇殿脚下的大峡谷中,潭上绝壁流水成瀑,属跌水类型。潭边有巨石如屋,中有空洞,人可侧身爬进,进入潭边;潭左侧又有一巨石相盖,据说50年前仅盖一点,目前已盖一半,可能是巨石受地质作用之故。传说此潭与下游的白龙潭相通,为乌龙栖身之所。中国龙文化中传说农历五月初五为龙的生日,而乌龙的儿子“秃尾巴龙”住在东海,每年五月初五它必到金刚台来为其母祝寿,龙行则雨,所以每年的这一天金刚台必然下雨,已成惯例,很有规律,当地称“划船雨”。每遇旱灾,远近农民常抬着祭品甚至舞着龙来此祈雨,而且屡求屡灵,可能与天象巧合。求雨时,焚纸烧香完毕,然后用石头掷于潭中,谓之打龙潭。此习由来已久,至今仍在沿用。  《商城县志》旧志称:“金刚台有风洞龙井”。“龙井”即指此潭。潭上方还有一名为“龙墩子”的天然石塔,塔高约二丈,塔顶是一块两丈见方的石板,上建有一座岩石结构的“龙王庙”,“文革”期间曾被砸毁,二十世八十年代修复。此处堪称到朝阳洞及皇殿的驿站,游人一般都在此吃午餐或修整。潭下游依次有“半个街”、“大湾子”、古建筑遗址、画眉跳架、二寨门等景点。

 景点保护完好,处于原始状态,未加任何开发,有少量游人至潭边探险揽胜。河中发现的“商城肥鲵”,为世界上的一个新品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石花鱼”,系珠江流域的一种淡水鱼,长江以北未见报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