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埰 拼音:càicǎi简体字:采

部首:土,部外笔画:8,总笔画:11

五笔86&98:FESY仓颉:GBD

笔顺编号:12134431234四角号码:4219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7F0

基本字义

--------------------------------------------------------------------------------

● 埰

cǎiㄘㄞˇ

◎ 坟墓。

其它字义

--------------------------------------------------------------------------------

● 埰

càiㄘㄞˋ

◎ 古同“采”,古代卿大夫的食邑。

English

--------------------------------------------------------------------------------

◎ fief

【丑集中】【土字部】 埰

--------------------------------------------------------------------------------

【广韵】【集韵】𠀤仓代切,音菜。埰地也。又【集韵】此宰切,音采。【扬子·方言】冢,或谓之埰。【郭璞注】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正字通】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采字,有三音。

一、cǎi. 1、摘取,后作“采”。《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引)搜集.《汉书•艺文志》:“故故有采诗之官。”(又)摘取,采纳。《韩非子•问辩》:“上必采其言而责其实。”

2、有彩色花纹的丝织物。后作“彩”。《汉书•食货志》:“衣必文采,食必粱肉”。

3、彩色。后作“彩”。《吕氏春秋•季春纪》:“命妇官染采”。

4、文采、辞藻。《楚辞•怀沙》:“众不知余之异采。”

5、采饰。文过其实。《汉书•严安传》:“故养失而泰,乐失而吟,礼失而采,教失而伪。”

6、神色。《汉书1王莽传》:“欲有所为。微见风采。”

7、事。《尚书•尧典》:“畴咨,若与采?”(又)官,官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展采错事。”

8、五服之一。古代以天子所居为中心,每距五百里为一服,共五服。《左传•襄公十五年》:“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

9、理会,后作“睬”。《景德传灯录》:“倾山覆海晏然静,地动安眠岂采伊?”

10、柞木。如采椽,以柞木为椽。

二、cài.11、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后作“寀”或“埰“》《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12、通“菜”。《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

三、lái.通“莱”,蔓。《后汉书•王符传》:“桐木为棺,葛采为缄”(用葛蔓捆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