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观察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理观察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组织、指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以获得感性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运用地理观察法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地理观察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三大类:

①地理现场观察:是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通常包括自然地理观察和人文地理观察。自然地理观察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及天象等观察。人文地理观察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文化设施、风土民情、旅游场所等观察;

②地理实物、模型观察:是指对反映地理对象的典型物品或模拟品的观察。如对岩石、矿物、土壤、动植物标本以及对地形模型等的观察;

③地理图表观察:是对各种地图、示意图,图解、地理画片、照片、图表以及它们的声光显示(录像、录音、幻灯、电影、电视等)的观察。

运用地理观察法应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①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

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结合观察对象的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

③要注意让学生把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④要引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重点或特点观察;

⑤要求学生对观察成果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总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