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寿光中学
学校简介寿光中学是寿光市建校最早、历史最长的普通高中。1940年1月,寿光县立中学被旧山东省府命名为“山东省第十五联合中学”,1951年7月被省教育厅正式命名为“山东省寿光中学”,1956年8月更名为“寿光第一中学”,1978年1月,又易名“寿光三中”,1995年5月,经寿光编制委员会和潍坊市教委批准,复名寿光中学。
近70年创新发展,寿光中学已创建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潍坊市重点高中、鸿启奖学金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是全国、省、市多个重点教育实验课题的重点实验基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
寿光中学西傍弥河,南临北环路,占地面积300亩(含2005年新征学校扩建用地158亩),已有校舍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教职工269人,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53人。
历任校长刘和亭1940—1942
任世振1942—1945
林一生1951—1956(副校长主持工作)
林一生1957—1961
梁 键1962—1965
何茂诚1965—1969
张启周1970—1975
崔锡庆1975—1977
马辉之1978—1980
张炳之1980—1984
杜立之1984—1993
王英华1993—2000
李玉明2000—2001
杨树礼2001—2003
张新华2003—现在
现任校长张新华,男,生于1958年3月,寿光市王高镇于家村人,大学本科毕业、教育硕士结业。1976年7月参加工

作,先后任高中英语教师、寿光一中副校长、寿光现代中学书记兼副校长、寿光市教学研究室主任兼书记,2003年9月始任寿光中学校长。曾先后荣获寿光县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潍坊市人事局升级奖励、潍坊市科技人才、寿光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潍坊市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或奖励,有多部著作和多篇论文出版、发表,并被聘为西部教育顾问。
任教以来,工作务实、踏实,作风勤恳、朴实,态度执着、热情,对人平易、真诚,精通业务、勤于思考、精于管理、敢于创新,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担任寿光中学校长以来,十分重视现代教育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在治校方略上强调师生潜能的调动和挖掘,全力推行“为学生一生奠基,对学生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和“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坚持走“以规范管理求教育质量,以教育质量求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求学校发展”的兴校之路,积极倡导“面向全体抓基础,面向基础抓训练,强化训练提能力”、“宽基础,厚底子,宽泛扎实,厚积而薄发”的教学思想和“明理、严格、激励、疏导”的学生管理理念。落实了“亲情教育、和谐管理,全面育人”的管理模式,优化了学生管理机制;落实了备课组长负责制,加强了年级备课组的建设;落实了“在使用中培养,在实践中提高”的师资培养措施,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年级分部管理,教师跨部上课”的级部管理模式,优化了级部管理机制。大大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水平,学校也因此连年荣获潍坊市教学成果集体奖。
对寿光中学的发展立足长远,殚精竭虑,做出了突出贡献。2003年上任伊始就为寿光中学的发展制定了“五年规划”,并于同年启动了3号教学楼的建设。2004年8月,原寿光市第四中学师生整体合入后,又抓住机遇,多方争取,统筹规划,于2005年1月启动了校园南扩工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新增占地158亩,新增楼房总建筑面积37600多平方米,新建400米高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篮排球场地和学校大门,学校环境焕然一新。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历任党总支书记林一生1951—1961
王好孟1962—1964
何茂诚1965—1966
张启周1971—1975
崔锡庆1975—1977
马辉之1978—1980
张炳之1980—1989
杜立之1989—1993
王英华1993—2000
李玉明2000—2001
杨树礼2001—2003
张新华2003—现在
http://www.sgzxedu.com
办学特色兴校思路:
以规范管理求教育质量,以教育质量求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求学校发展
办学宗旨:
育人为本,立德为先,质量立校
办学理念:
为学生一生奠基,对学生未来负责
教学思想: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拓展课堂提效益
宽基础,厚底子,宽泛扎实,厚积而薄发
管理理念:
明理、严格、激励、疏导
育人思路:
亲情教育,和谐管理,全面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