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峪瓷窑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当阳峪瓷窑遗址位于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遗址上尚存有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雕刻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块,上载有:"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可见当时规模之大。该窑传世产品以剔花瓷与绞胎瓷名闻中外。中央、省、地、市博物馆及英、日等国博物馆均有收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季刊1933-1935年合定本第8卷刊文,给以高度评价。1951年我国考古学家陈万里亲临现场考察,并在1954年《文物参考资料》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谈当阳峪窑》的考察报告。1981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中也列有此遗址。当代专家也评价说,在黄河一北的古瓷,无一可与当阳峪瓷媲美。 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阳峪窑

宋代北方民间瓷窑。窑址在河南修武当阳峪,故名。窑场未见文献记载。窑址面积很大。胎质有细洁的白胎、坚硬的灰胎、粗松的砂胎和缸瓦胎。釉色光润莹亮。装饰技法有刻花、半划半刻、填彩、三彩和绞胎等,其中以绞胎技法具有当阳峪窑的独特风格。刻划花最复杂的一种是用多种色釉的剔划法,先在胎上施黑釉,次加白釉,再在白釉上罩黄釉,最后上一层绿釉,然后用尖锐器件,刻划花纹,剔出所需要的多种色彩。图案以缠枝牡丹为最多。当阳峪窑,是磁州窑系中较优秀的民间瓷窑之一。在遗址内发现了崇宁四年的窑神庙碑。是确定窑址年代最重要的物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