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位于东经98°08′一98°56′,北纬27°29′—28°23′之间,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达172.08公里。全县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达3958米,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在2700—4700毫米之间,空气湿度达90%以上,日照时数1100—1400小时,无霜期280天。全县辖四乡一镇,26个村委会,两个居委会,2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240人。境内居住着独龙族、怒族、藏族、傈僳族等1 5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954人,占总人口的96%,其中独龙族5288人,怒族6071人。国土总面积450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6人/平方公里。县内资源丰富,已查明的矿点有38处,其中锡矿5000多万吨,铅锌矿44万吨,羊脂玉大理石10亿立方米,硅矿100万吨。大小河流42条,年径流量57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368.6万千瓦。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7.2%,县内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3万公顷,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占全县总面积的55.6%。区内野生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目前巳知的保护区种子植物有163科764属2686种;哺乳动物有8目25科74属192种;鸟类269种:昆虫1690种,隶属20目167科。其中地方特有的野生植物239种,隶属103科14属,特有野生动物17种,素有“南北动植物的走廊”、“第四纪冰川活动时期原生物的避难所”、“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有色金属和动植物王国”之美誉。全县40%左右的面积属于规划中的“三江并流”风景名胜核心区。由于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多民族杂居,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四教并存,使贡山成为多民族文化与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汇的地方。这里民族节日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有独龙族“开强瓦”节、怒族“仙女”节、傈僳族“阔时”节……丰富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沉淀,使这里成为集世界自然遗产和独特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三江明珠”。

贡山独龙怒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北部,北邻西藏自治区,1935年置贡山设治局 ,1952年设贡山傈僳族自治区 ,1954年改贡山县 ,1956 年改设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碧罗雪山、高黎贡山和怒江、独龙江纵贯境内。农产品有玉米、稻、小麦、甘薯等,并产黄连、贝母、厚朴等药材。有云母、大理石、水晶石、磷、铅等矿产资源。工业有农机、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等。 总面积4506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茨开镇,邮编:673500。行政区划代码:533324。区号:0886。

行政区划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1个镇、4个乡:茨开镇、丙中洛乡、捧打乡、普拉底乡、独龙江乡。

2000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1个镇、4个乡:茨开镇、丙中洛乡、捧当乡、普拉底乡、独龙江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74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茨开镇 12460 丙中洛乡 6062 捧打乡 5807 普拉底乡 6248 独龙江乡 4169

社会发展贡山县是我国最为偏僻、贫困、落后和通行困难的地区之一,历史上鲜与外界交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基本处于由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极为落后,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把贡山各族人民带入了社会主义温暖的大家庭中。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贡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贡山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199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9725万元,比“七五”末增长317%,年平均递增23.4%。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590元,比“七五”末增长267%,年平均递增19.8%,上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6172万元,比“七五”末增长229%;地方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6万元增至432万元,年均递增32.3%。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县现有3所普通中学,100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共有教职工447人,在校中小学生44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2.5%。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较快,广播人口覆盖率为44.1%;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0.1%。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得到发展,现有卫生机构9个,有6个医院,各行政村(办事处)均有医疗卫生点,卫生技术人员132人,彻底改变了缺医少药的卫生状况;保健防疫工作得到厂加强,流行疾病得到厂有效控制。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在历次全国、省级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仅射弩项日就获得了国家级2枚金牌、1枚银牌,省级6枚金牌,5枚银牌。1988年,被评为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