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分辨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时间分辨率是指在同一区域进行的相邻两次遥感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对轨道卫星,亦称覆盖周期。时间间隔大,时间分辨率低,反之时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是评价遥感系统动态监测能力和“多日摄影”系列遥感资料在多时相分析中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地球资源与环境动态信息变化的快慢,可选择适当的时间分辨率范围。按研究对象的自然历史演变和社会生产过程的周期划分为5种类型:①超短期的。如台风、寒潮、海况、鱼情、城市热岛等,需以小时计;②短期的。如洪水、冰凌、旱涝、森林火灾或虫害、作物长势、绿被指数等,要求有以日数计;③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产、生物量统计等,一般需要以月或季度计;④长期的。如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冰川进退、湖泊消长、海岸变迁、沙化与绿化等,则以年计;⑤超长期的。如新构造运动、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可长达数十年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