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o yáng
1.水流广阔洪大貌。《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汉 王充 《论衡·书虚》:“大 江 浩洋,曲 江 有涛,竟以隘狭也。”《隋书·天文志中》:“臣下从横,大水浩洋。”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
2.泛指广大无际。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道生》:“浩洋无穷,不可论谕;潢然大同,无终无始。”
3.喻意:海纳百川,洋涵万象。
4.上古神话传说《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译文:久远的过去, 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 大地裂开, 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 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 火势凶猛,扑不灭, 水势浩大,流不尽, 凶猛的野兽吃善良的百姓, 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人和小孩。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的漏洞, 砍断巨龟的角来做撑起四方的擎天柱, 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国, 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 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 洪水退了, 中国的大地上恢复了平整, 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传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女娲用泥了人类。后女娲继了皇位 ,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 融迎战。经过殊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 周山(今长子县境内)撞去,竟反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时天塌了 个大窟窿。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类陷 入灾难之中。
女娲见她的儿女们即将失去生存条件,着急万分,就决心炼 石补天。可去哪里炼石?女娲遍涉群山,选择了天台山。这里山 高顶阔,水足石多,是炼石的理想地方。
女娲在天台山上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了块厚12丈、宽24丈 的五色巨石,众神称好。于是依照此法,又用整整4年的时间, 炼了36500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36501块。众神仙和众将 官帮女娲补天,用了36501块。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 虹、彩霞。
且说天补好后,女娲担心天塌下来。这时有一大龟游来,献 出了自己的腿。女娲过意不去,将自己的衣服扯下来送与它,从 此龟游水不用腿而用鳍了。女娲用龟的四腿做擎天柱。因西、北 两面的短些,故有“天倾西北”的说法。 女娲补天后,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天地定位,普天同庆,
人们在天台山迎女娲归朝,女娲也十分欢喜。到天台山后,大家看天下的儿女们生活安然,高兴地吹起了笙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