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万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萧万长(1939--)台湾嘉义人。台湾政治人物,台湾地区副领导人。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先投身“外交事务”,曾任驻吉隆坡“ 副领事”6年,“外交部”科长,后调任“经济部国际贸易局”稽核。

1988年6月,出任“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台湾经济政策设计、督导工作。

1989年12月,接替关中执掌国民党中央组工会,任主任,负责国民党组训工作,完成为李登辉辅选重任。

1990年6月,调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长”,主持台湾财经事务。

1993年3月,调任“经建会”主委。

1997年,任“行政院”院长。

2000年,与连战搭档竞选地区领导人失败后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并以个人身分参加民进党当局召集的“经发会”、“经续会”等。

2005年,卸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任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

2007年6月23日,接受马英九邀请参选2008台湾副领导人。

2008年3月,当选为台湾地区副领导人。

在政坛上有“微笑老萧”之称。曾于2000年时与连战搭档代表国民党参选2000年“总统”大选,2007年6月23日,受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邀请,二度成为国民党副“总统”候选人,参选2008年大选,最后成功当选。

早年

出生于嘉义市北社尾,父母亲生有5子2女,萧万长家中排行第三,曾在日本人统治下就读幼稚园,战后就读北园国小,直到四年级转学。1951年毕业于嘉义市大同国小,之后考取了嘉义商职、嘉义工职和嘉义中学(今嘉义高中),当时他思考了多读点书考取大学,而舍去了商职选择嘉义中学。1957年毕业于嘉义中学高中部,1957年-1965年就读“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所。

经历、事迹

1978年美国与台湾“断交”时,担任国贸局副局长的萧万长,赴美进行谈判为台湾争取到「永久最惠国待遇」。

担任“经建会主委”期间,萧万长曾代表中华台北在1993年及1994年两度参加亚太经合会领袖会议。

1994年台北市长选举,有传国民党党务系统曾希望萧万长代表国民党参选,但萧万长个人没有意愿、民调显示胜算不高、加上好友宋楚瑜等人的反对,所以未能参选。

1995年底第三届“立委”选举,萧万长获中国国民党提名回到家乡嘉义市参选,击败民主进步党的蔡同荣当选“立法委员”。后因出任“行政院长”辞去“立委”职务,随后的嘉义市“立委”补选,则由先前落败的蔡同荣当选。

1996年底,李登辉召开“国家发展会议”,由他代表国民党与民进党协商。1997年中,连战“内阁”总辞,由他继任“行政院长”。他在“行政院长”任内的两岸政策是“戒急用忍”。

1998年“行政院长”任内,岛内爆发本土型金融风暴,包括东隆五金、禾丰集团、国扬实业、台中企银、顺大裕等上市柜公司,当时纷纷成为地雷股。(2008.4 财讯杂志)

1999年底,连战得到国民党提名竞选“总统”,萧万长为副“总统”候选人搭档竞选。

2000年,国民党“总统”选举败选,政党轮替,卸下“行政院长”职务。年中被任命为国民党副主席。

2005年3月,以“世代交替”为由,辞去国民党副主席一职,随后被聘为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

2006年,主持年代新闻节目《蓝海年代》,分析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2007年6月,因财经背景与横跨两岸各党派的特质,受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邀请,二度被国民党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与马英九搭配。

2008年1月27日完成登记参选副“总统”。

2008年4月12日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之名义参与博鳌论坛,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此海南博鳌行被称为两岸融冰之旅,萧万长提出两岸未来互动之十六字箴言:“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替未来两岸经济及政治对谈带来新的局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