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弘仁幽亭秀木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清弘仁幽亭秀木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简介】

图轴,纸本,水墨,纵:68cm,横:50.4cm。

图中自题:“辛丑结夏澄观轩,为作幽亭秀木图,奉岳生大居士教。渐江学人弘仁。”“辛丑”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受赠者名罗衮期,字岳生,安徽歙县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图上有罗衮期小跋云“启悟师久慕渐江笔意,属予代索,遂以寄予者转寄赠之。”又有弘仁侄江注题诗“吾师漫写倪迂意,古木孤亭水石幽。优钵昙花题品在,禅门珍秘抗王侯。为启公题家师笔。”

作为明遗民画家,弘仁曾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参加抗清活动,明亡后,遁迹江湖,寄兴诗画。他眷怀故国,作诗曰:“偶将笔墨落人间,绮丽楼台乱后删。花草吴宫皆不问,独余残渖写钟山。”钟山是明太祖先元璋的陵墓所在地,此诗悲凉沉郁,感怀至深,表达了弘仁不忘故国的坚贞气节,正是这种情怀,使他的绘画倾向于倪瓒的风格,倪画中荒寒萧瑟的意境引起了他心灵的共鸣。此图是弘仁晚年居住在歙县五明寺时所作。画风为倪瓒的变格,作平远布局,近处坡岸茅亭,亭前后有松杉杂木高耸,略去浅水遥岑,使前景成为独立的主体,加强了山石结构的表现,产生较为平和的亲切感。画上坡石用笔为倪瓒独特的折带皴,若淡若疏,骨力内蕴。树木的勾勒点染也出之以简疏的笔法,中锋下笔,复笔皴擦,看似简淡,实含腴润。正如杨翰《归石轩画谈》评述的“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弘仁仿倪,绝不是以追求倪瓒的画法为目的,他广泛吸收前人的成果,取其意,而不在笔墨迹象间,师法倪瓒、黄公望,同时以自然为师,抒己胸臆,从而形成了其山水画的基本面貌。此画中亦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