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油一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蓉油一五,国家审定种植农作物品种,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国家农业部二○○七年十二月七日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7009

品种名称:蓉油15

选育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蓉A0464×蓉C1944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1天左右,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绿色,叶片较大,叶柄较长,裂叶2对,叶缘波状,有蜡粉,无刺毛。花瓣较大,黄色、平展、侧叠。角果枇杷黄,籽粒节较明显,种子圆形,种皮黑褐色光滑。平均株高192.5厘米,株形扇形,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46.55个,每角粒数17.96粒,千粒重3.84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3.23%、病指1.27,病毒病发病率0.58%、病指0.27。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27.80微摩尔/克,含油量42.3%。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04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4.42%;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8.69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5.1%;两年区试24个试验点,18个点增产,平均亩产173.87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9.65%。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4.6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4.88%。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上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密度每亩6000~7000株;亩用0.5公斤硼砂、30~5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氯化钾混合作底肥穴施;中等肥力土壤亩用纯氮12公斤左右,底、追肥比例1:1,多施有机肥,苗、果期药剂防治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四川、云南、重庆、陕西汉中及安康的海拔1700m以下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