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再征服运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督教国家的反攻——再征服运动】

8世纪,在阿拉伯大规模军事征服逼迫下,1小部分西班牙基督徒退缩到半岛北部边陲的荒凉山区,逐渐形成了阿斯特亚、那瓦尔等独立的小封建政权。10世纪时,又演变成卡斯提尔、莱昂等封建国家。11世纪,卡斯提尔兼并莱昂,成为卡斯提尔王国。同时,在半岛西部地区兴起了葡萄牙王国。由查理帝国“西班牙边区”发展而来的阿拉冈王国在12世纪也出现在半岛东北地区。这几个基督教国家利用倭马亚王朝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向穆斯林展开反攻,史称“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为“列康吉斯达”,意即“再征服”)。广义地说,“再征服运动”始于8世纪,结束于1492年,前后共计700余年。

“再征服运动”就现象而言,是两种不同宗教、不同种族间的战争。但其本质仍是西欧封建主夺取土地、扩张势力的封建战争。它的高潮期与欧洲东部十字军东侵的高潮期,在时间上大体相同,绵延数百年之久。卡斯提尔和阿拉冈是推进“再征服运动”的两个主要国家。1085年,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六世攻占原西哥特王国故都托莱多;1212年,在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的组织下,由法国、葡萄牙、阿拉冈、卡斯提尔等西欧各国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在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统率下,同阿尔摩哈德王朝哈里发的数十万大军在托罗萨会战,取得辉煌战果,使“再征服运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236年,卡斯提尔攻占科尔多瓦,1248年再陷塞维利亚;阿拉冈也在此前后占领了巴伦西亚和巴利阿利群岛。13世纪末,穆斯林只剩下半岛南端一隅的格拉那达王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