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国防科工办科技质量处处长男,汉族,1955年2月出生,辽宁兴城人,1986年5月入党,1972年3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工程师。1972.03-1975.02 梧桐河农场供电站工人。1975.02-1976.08 松江电机厂技校学生;1976.08-1978.09 松江电机厂201车间工人;1978.09-1981.12 哈尔滨兵器大学学生;1981.12-1985.06 松江电机厂108车间劳资员;1985.06-1990.10 松江电机厂108车间工会主席、劳资员;1990.10-1991.08 省机械委人事处科员;1991.08-1993.04 黑龙江省国防科工办科技处副主任科员;1993.04-1993.10 黑龙江省国防科工办科技处主任科员;1996.10-1997.09 黑龙江省国防科工办计财审处主任科员;1997.09-2000.9 黑龙江省国防科工办计财审处助理调研员;2000.9-现在 黑龙江省国防科工办科技质量处处长。
2.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理学院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1952年出生。 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长期从事本科和专科基础数学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多次获校级优秀教学特等奖及一等奖。99年调北京校区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北京市高等数学竞赛。四年来共获本科甲组各类奖项20人次,其中一人获特等奖,8人获二等奖。主编出版教材4本,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讲义6本。在全国性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交流论文7篇,为青年教师与学生编写了多种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成果曾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并入选江苏省高校女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做好心理引导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连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学生所在班也连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
3.哈尔滨市国资委副巡视员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哈尔滨铝制品工业公司团委副书记兼党委宣传部部长、企管办主任,哈尔滨市第二轻工业局企管处主任科员,哈尔滨经委经济调研处、能源处、哈尔滨市计委区县工业处主任科员、机关纪委专职副书记,哈尔滨市经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哈尔滨市经贸委人事处处长、助理巡视员,哈尔滨市国资委副巡视员。
4.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5.2
最后学历: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法医学、司法鉴定学
现任职务:侦查学研究所副所长
职称:教授、主任法医师
社会兼职: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医协会会员
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
1.《司法精神病学》,独著,陕西人民出版,1999.42.《法医学》,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53.《基础司法精神病学》,与纪宗宜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84.《警用法学辞书》,法医学分科主编,杜海平、贾宇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115.《物证检验学》,参编,张公正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66.《司法精神病学研究与应用》,与栗红林、纪宗宜合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117.《法医学》,副主编,乔世明、张惠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8.《法医学》,参编,杨绿君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9.《法医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吴家馼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10.《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参编,编委主任吴阶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6论 文1.法医学专业文章6篇,法制日报,1987-19932.《我国精神病人的法律问题》,载《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五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03.《刑事案件中精神障碍问题与对策》,2005年北京市刑法学会刑侦学研究会编《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论文集(内部资料);获北京市刑侦学研究会2005年优秀论文三等奖,2005.124.《谈强制措施的含义、诉讼功能及性质》,辽宁警专学报,2006.35.《应激相关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之比较与探讨》,载《法医学杂志》,2007.第3期主 要 科 研 项 目1.侦查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校级教学研究课题,2005.6-2006.6,主持人2.法医学精品课程,中国政法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项目,2007.3-2007.5主持人
5.陕西西安作家简介:
张晓宁,男,1963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靖边县。
社会兼职:
西安作家协会会员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0年进入兰州军区军医学校,曾在陆军第24医院、甘肃省军区守备二师、陆军21集团军通信团服役,1990年转业到西安市委某部门工作至今。现任西安市文明办副主任。
关于他的生活与创作:
由于靖边县城位于长城之外,古代乃匈奴出没之地,大夏国的都城统万城就在县城北30公里处。朋友们戏称他为最后一个匈奴。张晓宁骨子里充溢着靖边人的血性与豪气、善良与宽容、真诚与淳厚。加之生于陕北,长于陕北,因而陕北人天生的自然与质朴,更在性格中充分显现。他爱憎分明、富于正义,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努力奋斗。受家庭的熏陶和父亲的影响,自糼喜欢文学,并一直怀有文学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至今还不曾完全实现,但却使他的生活充实和丰盈了许多,文学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文学也教学会了他怎样做人、做事。多少年来,他不懈努力,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在文学的殿堂,或者说在文学的天地里,一直孤独地默默无闻地耕着。
可喜的是,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 2004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生之印象》出版,后来又出版了一本散文随笔集《重叠印象》。相信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他会越走越好